茫茫的宇宙,無邊無際,我們不知道它的起源,也不知它會如何終結。我們隻不過是一群生活在茫茫宇宙中一顆渺小的塵埃上的爬蟲。我們自以為了解了整個世界,我們自以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可是,實際上,我們隻是一群什麼也不知道的可憐的爬蟲罷了。我們用著爬蟲的視野,企圖解釋神的世界,我們用著爬蟲理論渴望掌控宇宙的奧秘。殊不知,宇宙的一絲風暴,就可以奪去我們那脆弱的生命。
浩瀚宇宙的角落裏,一條閃爍著點點光芒色絲帶在緩緩的運轉著,距離太陽係7。4萬光年的銀河係邊緣,一道無邊無際的光幕正在閃爍炫麗的色彩,而光幕的外方,如潮水似的光芒,正在一波又一波的衝擊著這道光幕。這樣的場景,在銀河的邊界,不知道持續了多少年,也許是一億年,也許是十億年,也許更久。這道堅持了無數年的光幕,在無盡的衝擊之下,終於再也堅持不住,一道道的裂縫開始在光幕上蔓延。一絲絲光芒開始滲透入光幕裏麵。進入光幕中的光芒遭遇到恒星散發的光線,它們互相的衝撞,互相的融合,最後消失不見。
第一章流感?
時光苒荏,轉眼間已經到了2022年,距離瑪雅人的末日預言已經過去整整十年了,這十年間發生了無數的事,而科學的發展似乎已經到了一個瓶頸,人類有著無數的科研項目,隻要有一項突破了,就會給整個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明顯,也是最被人們關注的就是新能源的研發了。隨著全球資源的日益消耗,對於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可是,最為世界上最為清潔的能源,電能,雖然已經可以通過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與潮汐發電來滿足社會對於電力的需求,可是在移動電能上,電池的發展卻一直製約著電能的使用。舉個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如我們的手機。手機這個東西,早在八年前就可以做到機身厚度五毫米一下,可是八年過去了,手機的機身厚度還是在四毫米左右徘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體積更小,容量更大,充電速度更快的新型電池沒有研發出來。人們不止一次的抱怨科學家們,為什麼過了這麼久都還沒有研發出新型電池。然而事實上呢,對於新型電池的研發科學家們早在十年前就開始了,而且早就已經到了臨門一腳的程度,但是就是這臨門的一腳,科學家們卻是怎麼也跨不過去。雖然在這些年裏麵,對於電池的研究陸續有新的成果出現,可是劃時代的成果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在科學家們的理論設計中,新型的電池是可以向紐扣一樣的大小,卻可以驅動一輛小轎車連續行駛上萬公裏的,而且能量穩定,絕不會發生因為溫度過高而爆炸的情況。這種新型電池的經過嚴密的理論推導,發現是可行的。可是就在新型電池研發的最後一步,那就是能量的轉換上,科學家們試驗的無數的方案,卻都行不通。科學家們發現,這個世界裏似乎缺少了一種能量介質,或者說是一種中間能量。沒有這種能量作為中間介質,高度濃縮的能量無法在電能與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間進行自由的轉換。
可是就在2022年的元旦,科學家們突然宣布,新型電池的研發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第一塊超級電池的樣品已經成功的研發出來了..。。
木一是中國一個二流大學的學生,早上七點,宿舍中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手機鬧鈴聲。木一拿起手機一看,已經七點半點了(八點上課),咕噥道:“起床了?”
宿舍的胖子:“起什麼床啊,幾點了?”
“七點半了。”
“切,才七點半,我還困著呢,讓我在睡個回籠覺。”
木一:“上午有課呢,起床了。”
“別吵,現在起來也不一定趕得到,就算趕到了也不一定點名,就算點名了我們也不一定聽得懂,聽懂了也不一定會,會了期末也不一定過,過了也不一定拿的到畢業證,拿到了畢業證也不一定找的到工作,找到工作也不一定找得到女朋友,找到了女朋友也不一定能結婚,結婚了也不一定能生小孩,生了也不一定是自己的!”胖子有氣無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