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毛飛雪。
碩大的燕城隴上一層厚厚的銀裝,家家戶戶屋簷下的冰柱兒,如刀劍一般鋒利。
秦家先祖秦龍八十年前平定四方,得了中州,建立王朝,
這八十年,大秦王朝五代皇帝勵精圖治,中州已經到了一個夜不閉戶,繁花似錦的盛世。
燕城,
嶺西首府,位處中州大地以西,乃大秦王朝最富之地。
嶺西的富饒之處,並非水土肥沃,也絕非人傑地靈,而在於一個‘商’字。
燕商,其曆史可遠溯到大秦王朝之前數代王朝,他們經營的鐵、棉、布、皮毛、絲綢、茶葉、等商號,遍及整個大秦疆土。
在嶺西八府,三十七縣,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家商號,這些商號每年上繳國庫的白銀,以萬兩計算。
大秦皇宮銀庫五分之一的白銀都是來自燕商。
這五分之一中,又有一半來自四大商號。
楊家的大商號,柳家的四通號,方家的民生號,和慕容家的彙通號
民間常如此形容,四家商號所擁有的白銀用來鋪路的話,足以從燕城一路鋪到千裏之外的京城。
常言道: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
這句話在四戶大商之家卻得不到印證,四大家族各領風騷百年,
三十年前,是柳家的四通號鶴立雞群,三十年後的今天,輪到楊家如日中天,
楊家家主楊一清,此人不但精明過人,文武雙全,膽識更是無人能及。
二十歲時,懷揣白銀百兩,獨自闖蕩大江南北,入西域,與雪狼為伍,闖南海,與海盜周旋,短短三年之間,賺回十萬兩白銀。
楊一清二十五歲時接任家主,修改家法,約束子弟,家法之嚴,足以比得上‘大秦律’。
最重的兩條便是,嫖賭二字,任何人犯其中一條,杖責八十,淨身出門。
******
楊府在燕城的東南麵,占地近百畝,地勢開揚,紅磚碧瓦,朱紅大門,門外寬大的台階左右,還有一對重達千斤威武的石獅。
這寒冬臘月的天,在楊府這開闊的大門外,卻見不著一丁點的積雪。
一大清早,
府中數十位衣衫鮮亮,虎背熊腰的家丁,就早早清掃了門外的積雪,並把數十斤鹽撒到了門外。
大約正午的時候,雪稍稍小了一些,楊府中各廳各房早早掛起了紅袍燈籠。
朱紅府門大開,四五十名家丁左右排開,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
在一群丫鬟的伺候下,三位身著華麗的婦人,從府中慢慢走了出來。
其中走在中間的婦人,穿著一身金線羽衣,外麵套著一件雪貂長披,發鬢高聳,頭插赤金鏤空簪。
女人臉上白淨的很,三十出頭的歲數,臉上沒有皺紋,雍容華貴的氣息中,又不乏夾著一絲不可侵犯的淩厲氣兒。
這個女人,正是楊家家主楊一清的正妻,掌管整個楊府內務的大房夫人林宛若。
林宛若是楊一清早年闖蕩的時候,在北方結識的女子,其家世神秘,府中隻知道她的娘家在北方是一個顯赫的家族。
她為楊一清生下兩子,大兒子楊正,小兒子楊逍。
站在林宛若左右的婦人,是楊一清的兩位平妻,柳夫人和秦夫人。
楊一清雖是經商奇才,但男尊女卑的觀念卻從未改變過,娶妻納妾在他眼中如同吃飯,他有三位妻子,先後有過六房小妾,六個兒子,兩個女兒,最大的兒子已經成年,最小的兒子,半年前才剛剛出生。
楊一清半年前就離開了京城,一時興起,便順道視察各地的分號。
可是,家中千裏傳來一封書信,讓楊一清的心情沉到了穀底。
家中書信寫道:他第六房小妾半年前難產而死,孩子保住了,是一個大胖小子,可惜,接生婆搶救太晚,羊水流盡,嬰兒在娘胎裏缺氧太久,變成了傻子。
楊一清得知後,便急急忙忙趕回燕城。
……
半個時辰之後,
一輛用黃桃木精心打造的豪華馬車,在一隊護衛騎的保護下,緩緩駛入楊府這敞亮的內巷。
但凡大商之家,都有自己的護院,護衛,武師。
其目的,一來,是保家護院,二來,是負責押運銀兩。
護在豪華馬車左右這二十幾位護衛騎,身身穿沉重黑甲,腰間挎著百煉精鋼長刀,個個煞氣淩人。
他們身下騎的駿馬,是日行千裏的‘奔雷馬’,一匹馬需要千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