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吉

這是長江故道上一片廣闊的濕地,沼澤密布,水草豐美,一群麋鹿正悠閑地漫步在蘆葦和白茅叢中。

我站在高高的木製了望塔上,凝視著鹿群中那頭正在分娩的母鹿。可能是水蛇或其他原因,湖中的水鳥突然大麵積地飛起,驚鳴聲讓警覺的鹿群躁動起來。

母鹿生產受不得半點驚嚇,否則就會難產。我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由於緊張和奔跑造成失血過多,母鹿還沒來得及看一眼它的孩子,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毛色橘紅並帶著白色斑點的12公斤的小家夥,剛剛睜開雙眼就成了孤兒。

為了紀念它的母親,我們仍然把它命名為37號。

37號在柵欄內開始了它的年少時光。雖然吃的不是純正的鹿乳,但它長得依然茁壯,短短的三個月,體重就達到了75公斤。野生鹿群在柵欄外呼嘯掠過的時候,37號會沿著柵欄追逐,每次都滯留在柵欄的盡頭,無奈地看著鹿群遠去。

又一個秋天來臨的時候,我們決定讓37號接受大自然的考驗。

微風輕拂下的原野,一片金黃。衝出柵欄的37號邁著歡快的腳步向著遠方的鹿群奔跑,急切而激動。

就在它接近鹿群的時候,一隻雄健的公鹿攔住了去路。短暫的對峙後,37號還是倔強地向鹿群靠去。那頭雄鹿也閃電般地撲來,悲劇在一瞬間發生,強烈的對撞下,37號的鹿角被折斷,鮮血刹那模糊了雙眼。

盡管我們選擇在麋鹿野性漸弱的九月,把37號放歸自然,但它還是倒在了同類的角下。我們馬上對37號實施了搶救。

失去鹿角就失去了生存的武器,甚至比不被鹿群接納更可怕。但要成為一頭真正意義上的野生麋鹿,生存的考驗它必須獨自麵對,別無選擇,一周後,我們忍痛打開了柵欄。

秋末是麋鹿換毛的季節,水窪裏、草灘上、蘆葦叢邊,鹿群聚在一起,悠閑地沐著日光。鹿群周圍歇落著各種鳥兒,還有幾隻白鸛立在鹿背上,一動不動,雕塑一般。

在這恬靜畫麵的深處,是37號孤單徘徊的身影。斷角的37號一直遊離在鹿群的邊緣。有時候它會站在湖邊,看著水中的倒影,對著那個沒角的怪物,長久地發呆。而更多的時候,它都孤獨地站在遠處,靜靜地凝視著鹿群,眼中滿是向往。

冬天很快來臨。寒風從遼闊的原野上掃蕩過來,為了抵禦寒冷,鹿群依偎在一個背風的坡下,相互用身體取暖。在嚴寒中瑟瑟發抖的37號,試探著向鹿群靠去,因為太冷的緣故,雄鹿們懶得理它,它就一點一點地靠了過去。

為了保證在大雪覆蓋下鹿群能夠有足夠的食物,保護區的同誌在雪地裏撒放了一些穀物和草料,而這些東西一直被鹿群占據著。37號一定是餓極了,它忘記了自己的身份,竟然貪婪地吃起了雪地中的食物。結果可想而知,它再次被驅逐,在土坡的另一麵,37號睫毛上的鮮血在寒風中迅速凝結,像一顆顆晶瑩的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