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神(1 / 2)

第一名:黃帝

簡評:《山海經》說黃帝是“天帝”,兒子禺、孫子禺都是海神,孫子顓頊也做過天帝。戰國時又貴為五帝之首,還發明了一大堆文化東東。雖然黃帝本人神格不明顯,介於神人之間,但兒孫爭氣,父以子貴,祖以孫貴,登上首席。

第二名:帝俊

簡評:帝俊隻見於《山海經》,但聲名極其顯赫,乃東方第一天神,與其妻羲和生了十個太陽、與其另一妻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連日月都是他的子女,可見其神格近於創世神。惜乎其後代殷商人不爭氣,將大好江山送於西周,遂使豎子成名。帝俊後被改造為人間的帝王大舜,從此在天國湮沒無聞。嗚呼!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第三名:西王母

簡評:西王母在先秦時還是個糙老爺們兒,豹尾虎齒,而且蓬頭垢麵。這種神原本難以上榜,但他憑借兩大優勢勝出:一是掌管生死刑罰,擁有不死之藥,油水之豐厚無人可比。二是占據了神話界第一旺鋪——昆侖山(昆侖和蓬萊為中國神話兩大發源地)。黃帝得人和,西王母則得地利,因此衝入三甲。

第四名:顓頊

簡評:顓頊是黃帝的孫子,曾為北方天帝,安排日月星辰之位次。顓頊的下屬最多,三個兒子都是疫鬼。他最大神跡是命令下屬重和黎“絕地天通”,就是斷絕了神界與凡界的通道,此乃神話界第一重要之大事。不過從此天人隔絕,引出後人無限遐想。

總評:先秦時期創世神與始祖神均不明顯,而且記述駁雜不堪,條理起來殊為不易。其餘神農、炎帝、祝融、蚩尤等,或基本為人王,或神格太低,不予入榜。

秦漢

第一名:伏羲、女媧(並列)

簡評:伏羲與女媧在漢代以人類始祖神身分直竄榜首。漢代畫像石中,伏羲女媧大多作人首蛇身以夫婦姿態出現,手中或捧日月,或持圓規、曲尺,象征陰陽結合。女媧又有造人、補天之功,後演變為婚姻之神。伏羲則有作八卦、結網、作琴瑟之功。

第二名:西王母

簡評:西王母在漢代轉為女性,成為一風韻無限的少婦。嫦娥奔月即因後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而起,周穆王也向她求取不死藥,漢武帝也設祠祭祀。漢代還曾出現席卷全國的崇拜西王母熱潮,大家奔走相告,連官府也製止不住,雖隻片言記載,但其規模之浩大可以想見。真是“一招鮮,吃遍天”。

第三名:老子(太上老君)

簡評:漢代的全國性追求——“長生久視”,使黃老之學盛極一時,老子由周代的圖書管理員一躍成為修煉成仙之榜樣。東漢後期道教興起後,老子更“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成為超越眾神的開天辟地創世神,坐上仙界第一把交椅。真是羨煞凡夫俗子。一時間,滿城爭誦“五千言”。可惜出現時間晚了些,東漢已經搖搖欲墜了,隻好屈居第三。

第四名:黃帝

簡評:黃帝排名下滑主要是神話的曆史化造成的。原本高高在上的天帝,一下子成為“人文初祖”,雖然也很牛氣,但到底不是神了。不過還有條後路,由於神仙方士的鼓吹,黃帝也開始服食煉氣,最終羽化登仙。不過,比起太上老君在道與器之間的自由行走,黃帝從神界下至人間再返仙界,氣勢上終究有些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