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了解法相強者的強大,王允才更加明白李昊背後的力量到底何等可怕。在沒有調查清楚李昊身後到底是哪位法相大能支持前,除非董卓活的不耐煩了,否則隻要他還有一絲一毫的理智,都絕不會去動呂氏兄弟。
王允心思複雜,又有些嫉妒。
呂氏兒何德何能,能得到法相大能的關愛。
從頭到尾,王允都沒有想過那會是李昊自己的手筆。
無他,李昊太過年輕爾。
在李昊這個年紀,能夠踏足凝法境界已經稱的上才了。如果能夠進階凝法中期,足以堪稱絕頂才。
就如呂布,現在也才堪堪摸到凝法後期的門檻罷了,還沒有完全進入凝法後期。
即便如此,呂布的武力值在當代諸侯中,已經堪稱第一人。
就在此時,有人滿臉著急地從外麵跑了進來,急切道:“我聽宮人,董賊已經蘇醒,正要召集三公九卿等朝中大臣議事。”
眾人聞言滿臉可惜,隻恨董卓為什麼沒有死。
皇宮。
眾朝臣接到董卓的邀請,不敢有絲毫大意,很快就紛紛趕到了皇宮。
當他們走入大殿,就看到董卓麵無表情地坐在高位,讓人看不出喜怒。眾人心地對視一眼,心情不由有些緊張。
自從下群雄並起,董卓的脾氣就一比一暴躁。
平日裏稍有不順心的事情,董卓就可能會暴怒殺人。
更別今他被李昊當眾打了兩巴掌,更是遇到了地龍翻身這千載不遇的倒黴事。
眾人完全可以想象,董卓現在的心情何等糟糕。
也因為如此,眾人表現的越發心,生怕成了李昊的替罪羊,又或者董卓的泄憤工具。
眾朝臣落座後,李儒起身拱手道:“臣有事奏。”
董卓道:“何事?”
李儒回應道:“司隸校尉呂昊之事。”
眾朝臣心道,果然如此。
不論是保皇黨的人,還是董卓黨的人,都不由提起了精神。
董卓黨的官員迫不及待地想要對董卓表示忠心,琢磨著該給李昊安排個什麼樣的罪名才能徹底踩死。至於保皇黨的人,則期盼著董卓與呂布反目成仇,想要從中漁利。
一時間,朝中大臣難得上下一心,費盡心機想要給李昊多加些罪名。
就在滿朝文武等待表現的時候,李儒繼續道:“司隸校尉呂昊自從上任以來兢兢業業,短短數月便讓司隸混亂的治安大為好轉。故以微臣之見,呂校尉有大才,大功,當重賞。”
可不是嗎,他
等等,我們要討論的難道不是定罪,怎麼成了論功了?
大部分的朝中文武有些反應不過來,傻傻地看向一臉正色的李儒,就差在臉上畫幾個問號了。
董卓渾然沒有關注文武百官的神色,沉聲道:“司隸校尉呂昊敢於直言,實乃大漢之脊梁,人臣之典範。”
眾朝臣嘴角微微抽搐,總感覺有些不對味。
話,從您口中出‘大漢之脊梁,人臣之典範’真的合適嗎?
除了的吐槽,滿朝文武更多的是茫然,還有懵逼。
丞相這是吃錯藥了,還是腦袋被門夾了,我們今不是商量著怎麼給他定罪的嗎,為什麼會變成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