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師太把花芯夫人帶回九華山;靜峪庵中,師太說:“花芯,鑒於你的所作所為,貧尼不得以才出此下手,你現在到後禪房閉門思過,每天吟詠心經,等你叁透了人性的本質,不再行複仇之念,貧尼再還你自由之身。”
花芯跪倒在師太麵前,泣聲說:“師太,你可憐我的孩子還在寨中,你放我回去吧,孩子沒娘在身邊,她怎麼活呀?”
靜安師太說:“你起來,先進去,貧尼自有分寸。”
花芯隨著小尼姑進去了,師太吩咐大弟子道潛:“你速去黃山紫雲峰,把花芯的女兒白玉和婢女桃花帶來庵中。”
“是,師父!”道潛出去了。
二弟子釋法說:“師父,您為什麼要對花芯女魔頭這麼好?”
靜安師太說:“花芯本性不壞,之所以走到這一步,隻為情困;我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師有心把她引入正道,也算為天下蒼生盡一份薄力吧!”
三弟子空靈說:“但願花芯能理解師父的一片苦心。”
靜安師太說:“我不求仁,但能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
不一日,道潛把桃花和白玉帶到了靜峪庵;桃花抱著小白玉,哭倒在主子麵前。花芯把她扶起來,也是淚痕滿臉;主仆二人抱頭大哭。
花芯母女二人和桃花住在了靜峪庵中;靜安師太吩咐弟子們好生相待,也就沒有人對她們另眼相看。桃花很勤快,忙前忙後幫著打理庵內事務。花芯除了師太交待的功課之外,在後院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師太每天抽時間和她談話交心,師太的豁達,博學,深深的打動了花芯的心,憶起以往的自己,不盡羞慚,就死心踏地的住了下來,安心向師太求學。
黃山。
桃花溪畔。
十裏雲煙一家店。
店老板斜坐在靠窗的一張凳子上,把腳放在桌上,搖著鋪扇,望著窗外,感受著春日的陽光。
這幾日經往黃山的過客真不少,有遊山玩水的,有急著趕路的,怎之,在店裏打尖的人也不少,店老板這下著實攢了一筆,高興得都有點騰雲駕霧了。
山中四月不知眠,一覺已破曉。房客一個個下得樓來,伸著懶腰;外麵陽光燦爛,好舒服的天氣呀!
店主人忙著叫小二招呼客人,喝茶的吃麵的煲湯的,不亦樂乎。
時近中午,十裏雲煙一家店的客人走了一拔又來一拔;靠南邊窗前坐著三男一女,正吃著肉喝著酒,談天說地,興高采烈。
忽然中年男子壓低聲音說:“你們知道嗎?去年六月林總督大人在廣東虎門銷毀了英毛子的兩萬多箱大煙,惹火了老毛子,據可靠消息,老毛子正調兵遣將,準備攻打廣州,捉拿林總督大人呢!”
年輕者說:“林總督也真是,逞什麼英雄嗎!這下惹出麻煩了吧!”
年老者喝斥他:“胡說八道,我泱泱天朝,億萬國民,被洋人的煙土禍害;林總督大人為民請命,銷毀煙土,他是咱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我老漢敬佩他!”
中年女子說:“怕隻怕當今朝庭軟弱無能,朝令夕改,在毛子的炮火下屈服,那林總督大人的一片苦心就白費了。”
臨桌一位客商模樣的聽了他們講話,回過頭來悄聲說:“各位,莫談國事,休論人非,小心招惹禍端。”
中年女子氣說:“天下事就該天下人說,誰還能管得了別人的嘴嗎?”
客商人低聲說:“這位大姐,你還不清楚嗎?自世祖皇帝入主中原以來,就限製了人說話的自由,曆代以來,多少諫臣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掉了腦袋,多少文人墨客因為寫了不該寫的東西招致全家抄斬,這還在少嗎?徽州府裏最恨民眾談論國事,要讓他知道,麻煩也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