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李治的皇妹高陽公主是玳妃所生,當年玳妃原是隱太子建成的妃子,玄武門事變,太子一家遭到從監獄放出的一幫囚徒殺戮,玳妃因當日往西山佛寺進香,躲過一劫。李世民護著玳妃,在京城郊外買下一間小宅安置著玳妃,那玳妃便為李世民生下了高陽公主。
然而玳妃名不正言不順,更兼玳妃曾是建成妃子,為了避免朝野輿論,李世民隻好把高陽偷偷接進宮中,以楊妃代母,隱瞞事實,這樣高陽公主才得以張揚她那高貴血統,名正言順的成了大唐公主。
這高陽自懂事後雖見過玳妃,卻不懂玳妃就是她的母親,就是後來玳妃鬱鬱辭世,高陽仍然渾然不知。
李恪是楊妃所生,高陽公主和李恪在一起長大。這位美若天仙的公主向來深得李世民寵愛,性格自然跋扈,朝廷中諸多大臣的兒子她一個也看不上,卻在十八歲那年偷偷愛上了從大覺寺遵旨入宮修撰經文的僧人辯機,
你道這辯機是何許人也?原來這辯機就是辯才大師未出家前的結發妻子生的兒子,辯才大師因結發妻子早逝,自己當年考中狀元,卻因此斷掉塵念,帶著不足一歲的辯機一起削發為僧。這件事當時轟動朝野,李淵皇帝為此扼腕歎息,不得不允了辯才出家要求,撥資修繕了大覺寺。
這辯機長大後越發地見得聰明俊雅,雖是個頭顱光溜溜的和尚,哪家的小姐見到他,都免不了要幾次回頭。那時候辯機年長高陽公主幾歲,卻是個俊美的年輕和尚。
高陽公主在宮中整日閑著無事,常常在朝廷中各部各司竄來竄去。一日這高陽公主到這禮部串門,那禮部官員都熟悉高陽,知她閑著無聊,又來串門了,自然隻打著招呼,便任她這裏走走那裏走走。
那時高陽進了禮部內院,沿著走廊閑散的朝西麵的角落走去。
那角落的外牆正伸進一支紫荊花來,高陽公主走過去,伸手便摘了一朵紫荊花,正無聊著又要摘另一朵,不意間往窗口朝廂房裏麵望了一眼。
想不到這一眼讓高陽公主那顆稚嫩的心忽然震顫起來。
從來沒有男人能在她的心目中激起過波瀾。
.在此之前,她的心仿佛一麵從未泛起過波瀾的湖麵,平靜如鏡,明麗如月。可此刻,她那顆少女之心,那顆純潔無暇的心,卻忽然震顫起來,彷如那麵平湖,投進了一塊巨石,激起了千重波浪,泛起了萬層漣漪!
她從來沒有見過這麼俊雅的男人,這麼年輕的美男子!雖然是個和尚,可他那張臉,仿若潘安再世。她沒有見過潘安,潘安隻是傳說,可她相信,這和尚就像潘安那麼俊美,潘安也就是和尚這樣子了。
她朝窗戶裏麵望了許多次,在門外幾次徘徊,她看著他那專注的樣子,看著他那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的那個樣子,她的臉無緣無故的“唰”的便緋紅了起來。
高陽公主這天晚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一個少女的第一次動心,就是九條牛也拉不會來。她滿腦子裏都是那個其實她還沒有知道名字的和尚,她躺在床上,閉上眼睛,腦海裏就是他的影子。
她抹不去這個影子,其實根本不想抹去這個影子。他那側麵的影子,那專注的樣子,那潤紅的臉,那濃黑的眉毛和菱角分明的嘴唇的輪廓,這些仿佛是世界上最美的畫的集合。
高陽公主在以後的許多天裏,幾乎再不到別的地方去串門了,但她卻到禮部去,沒有人知道她的心思,她總在那間廂房的外麵徘徊,裝著摘花或者別的什麼,.但是,有許多天,她甚至沒有見到過那個和尚朝著窗外望一眼。她不知道他在做什麼,更不知道他為什麼那麼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