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字之差(1 / 2)

接過地圖,孫小劍拿在手中仔細端詳著。果然,地圖中心清楚明了的印著一個玉佩狀的湖泊,而在其周圍還有九條小河相連,正是“九龍環佩勢”。

然而,孫小劍注意力並不在那“九龍環佩勢”上,吸引他的是九顆醒目卻並不顯眼的紅點,最關鍵的是,每顆紅點都位於與溱湖相連的那九條河之上。

如果特意去量的話,會發現地圖上每個紅點到溱湖的距離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如果把溱湖看成一個點,再隨便找一個紅點,以兩者間的距離為半徑畫圓的話,剩下的八個點都會在圓上。

“天星局”孫小劍愣住了,喃喃地說道。

“九龍環佩勢”跟“九龍朝闕局”都是風水寶地,可為什麼前者能在特定情況下轉化成後者且會成為大凶之地呢?這其中的關鍵就在這個“環”字還有“朝”字。

顧名思義,“環”是包圍而“朝”是奔向,意思就是說,“九龍環佩勢”乃是九條河流(地脈)包圍著寶地而“九龍朝闕局”則是九條河流(地脈)奔向寶地。

這看似隻有一字之差的兩種寶地卻有著兩種不同的性質,前者地氣環而不聚、流而不散乃是天然的安置陽宅的風水寶地;至於後者,地氣源源不斷彙聚成一點有去無回,正是作為陰宅的的不二之選。

也因此,秦國名將白起才以大量生魂怨氣衝破了“九龍環佩勢”的流而不散,以至於徹底改變了它的性質形成“九龍朝闕局”,本來“九龍朝闕局”同樣是風水寶地的地勢,隻是它不僅能使地氣彙聚,同樣也能讓陰氣怨氣彙聚,大屠殺形成的陰氣怨氣本就比一般死屍要重,更何況是當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引發的質變了。

不過世事無絕對,“九龍朝闕局”同樣也可以破。早在多年前,在準備開發秦始皇陵時就有高人前輩提出了這一觀點,由於“九龍朝闕局”是彙聚於一點,所以相對於“九龍環佩勢”的能憑外力破解而言它隻能用疏導的方式慢慢破解,但這期間往往要曆經很長時間。

“天星局”就是那位前輩提出的方法,天星局是利用以地氣的流動帶動星力來強行給“九龍朝闕局”一個流動的假象,從而達到疏解他的目的。本來,那位前輩在提出這個方案後一直為地氣的流動而煩惱,引動星力隻需配合陣法就能做到,但這地氣流動可沒那麼簡單。首先,地氣的流動一般都以水流為主,但是在“九龍朝闕局”附近顯然不適合再開通一條水脈。

一時無果的前輩急的在院子裏不停地走來走去,可就是這一走給他走出了靈感了,在他走動的過程中,地上的樹葉也隨之亂飄,都說細節決定成敗,這不前輩就從這件小事中想到了一點,地氣不能流動,那就換個能流動的好了,這世上還有什麼比人體所攜帶的陽氣流動更快的嗎?

想通這點,那位前輩立刻就通過自己的人脈把這一計劃實施了下去,既然是要以人體作為流動的源泉,那還有什麼比設立旅遊景點來的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