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北京站廣場的音樂噴泉
2008年7月20日晚,我與兒子結束了北京三日遊,在火車站廣場上,欣賞了一場音樂噴泉盛宴。
當天晚上7點多,車便把我們送到了北京站。由於火車是晚上十點多的,所以時間還早。看到廣場上噴泉正在噴水,兒子便提議過去。
我以前也見過各種各樣的噴泉,甚至看過水幕電影,但都是匆匆一掠而過,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細細觀看。現在有了機會,我們幹脆和周圍的人一樣,在噴泉邊席地而坐,近距離欣賞起來。
這組燈光音樂噴泉基本上是一個橢圓形的荷花造型:中間一根粗大的、能衝上幾十米高的水柱和它周圍一圈較細的水柱可以看成是花蕾,外圍一圈圈半圓形相接的噴泉可視為花瓣,裏麵還有兩排能夠擺動的噴泉是其中的主力。隨著音樂節奏的不同,噴泉也時急時緩,時多時少,時高時低地變幻著。
兒子看得非常興奮,一會兒拍手叫好,一會兒做手拉小提琴狀,一會兒又回過頭來和我說:“爸爸,太陽公公和月亮姐姐也在天上看噴泉吧?”
當《友誼地久天長》那優雅的旋律響起時,四周的噴泉都降了下來,隻有那兩排會擺動的噴泉在高高地飛揚著,並根據節奏變化出不同的擺動方向,似乎是一對對戀人在深情地翩翩起舞。而周圍的噴泉好像成了舞台下的觀眾,在默默地欣賞舞蹈的同時也在想著自己的心事:“我們往日情意相投,讓我們緊握手,讓我們來舉杯暢飲,友誼地久天長……”
當宋祖英《愛我中華》那強勁的旋律一放,所有的噴泉似乎都鉚足了勁兒,齊齊地向上射出,特別是中間那一組,幾乎能聽到那粗大的水柱“呼呼”的響聲,有的人忍不住大聲叫好。“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離奧運會盛大的節日已經不遠,東邊巨大的電子屏幕上,不停地播放著體育節目和奧運宣傳片,“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一遍遍地打出,中華兒女的心中都充滿了民族自豪感,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兒子見到鳥巢和水立方時興奮地蹦起來了。
隨後,舒緩的薩克斯獨奏曲《回家》響了起來,噴泉也慢了下來,四周南來北往的客人似乎也停下了腳步。是啊,不管你來自哪裏,又去往何處,也無論你是當權者,有錢者,或者隻是一個平凡百姓,都總要有一個共同的歸宿,一個停泊的港灣,那就是溫暖的家。隻有在這裏,你才感到隨意而安全。
9點整,音樂噴泉盛宴結束。我戀戀不舍地站了起來,拉上兒子的小手向車站內走去,踏上了我們回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