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 柔柔細雨意.依依項裏情(1 / 2)

——赴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法院采風側記

“我站在烈烈風中,恨不能蕩盡綿綿心痛。望蒼天,四方雲動,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

很喜歡屠洪剛的這首《霸王別姬》,喜歡這種睥睨天下、傲視群雄、敢於擔當的男子漢氣概。“力拔山兮氣蓋世”,想當年,麵對暴秦,項王舉義旗,戰巨鹿,三載成就霸業,書寫了人類英雄史上的千古傳奇。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愛你那一種。傷心處別時路有誰不同,多少年恩愛匆匆葬送……”垓下被圍,英雄一籌莫展,俠骨亦有柔情,項王發出了“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曠世絕歎。追隨自己一生的愛人拔劍自刎後,項王突出重圍,策馬江邊。項王本有機會生還,然當年追隨自己的八千子弟已戰死疆場,英雄“無顏見江東父老”,體現了項王骨子裏深沉的人文情懷和英雄氣概。

穿越兩千年的曆史煙雲,在宿城法院的盛情邀請下,自己有幸參加了該院與《人民司法·天平》雜誌社共同舉辦的采風活動,得以踏上這片英雄輩出的土地。項王雖已遠逝,英雄精神長留。短短的三天時間,讓我感受最深的,仍然是宿遷人敢於擔當、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和內心深處對群眾、對幹警那種深沉的愛。

綿綿的細雨中,我們來到了項裏社區為民服務中心。上千平方米的服務大廳,寬敞明亮,配套齊全,共有務工、社保、交費等18個窗口,實行一站式、一條龍服務,是蘇北一流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江蘇省社區服務的典範。社區主任邊陪同我們參觀,邊介紹基本情況。項裏社區共為3萬多人服務,有工作人員27名,他們自稱“網格員”,因為每個人對責任片區都承擔著橫到邊、豎到底的所有工作。牆上的製度中,懸掛著網格員的“三四五六”工作法,其中的“五”是指五個“百家”: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和百家親。在社區矛盾調解中心,我隨手翻開了調處記錄,看到其中的一個案例是村民被鄰居的狗咬了,前後處理的經過。從請求到調查、處理,時間、地點、人員,一次次都非常詳盡,社區工作人員的耐心、細致躍然紙上。結果自然是調處成功,雙方握手言歡。最後,工作人員還對事件的經驗教訓和處理方法進行了簡單的點評。婚姻家庭調解室內,充盈著溫馨的設計和布置,康複訓練中心的各種設施均免費使用且伴有醫生指導。困難群體救助站裏的衣物糧油食品,由財政撥款購買或愛心人士捐贈,需要人員每月可來定額領取。

皂河古鎮,已有千年的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古跡眾多。在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宿居的龍王廟行宮古色古香的戲台上,傳來了楚風漢韻的悠揚,那是柳琴戲在穿越時空。《卷席筒》《十五貫》盡管上演的是古代的冤假錯案,卻反映了老百姓對今天法官的期盼和要求。

細雨瀝瀝,潤物無聲。如絲如縷,如泣如訴,情綿綿意連連,打濕了我的衣袖,飛入了你的裙角。水杉無言,挺拔油綠的身軀支撐起灰蒙蒙的天空;紅楓熱烈,鮮豔的掌形葉明亮了這個世界。雙塔公園,九龍塔,塔高九層,七鳳塔,塔高七層。高低錯落,遙遙相望,默默相守。遠遠望去,垂柳飄舞於岸,雙塔倒影於水,好一幅江南的水墨,好一首婉約的情歌。每每穿過馬路,機動車總是靜靜地停車避讓,這不僅是依法管理的結果,更是規定細致的《宿遷文明20條》已隨細雨滲入了每個人的心田。

綿綿的細雨中,我們走進了宿城法院,這無疑是一次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