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骨柔情 愛的力量(1 / 1)

本是替領導去開會的,沒想到被現場那濃濃的愛心深深地感動,被殘疾人士那自強不息的精神強烈震撼。

5月20日,是第十七次全國助殘日。19日,省第十七次全國助殘日慶祝活動在南部山區的省特殊教育中等專業學校大禮堂隆重召開。開會後照例是領導講話,有關單位捐贈物品,與平時開會不同的是,總有一個身著盛裝的女教師在舞台一側擔任手語翻譯。隨後,學校的師生開始了精彩的文藝演出。

大幕拉開,第一個節目是由20多個男女聽障學生表演的舞蹈《盛鼓歡歌》。他們身著鮮豔的演出服裝,在音樂的伴奏下歡快、整齊地起舞。如果不是有4個老師在舞台的四周打著或相同,或不同的手勢在指揮,你可能想象不到,其實他們舞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裏,那伴奏的音樂他們並感覺不到。接下來的男聲對唱《為了誰》,身著紅上裝的男主持用輪椅推出了一個全身白禮服、自小患小兒麻痹症不能行走的男青年。兩人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微笑對視,在那目光裏,人們讀出了友情、關愛和鼓勵。《啞妮的故事》用朗誦和舞蹈講述了一個真實的人和事:啞妮生長在一個小山村,小時候因發燒而致聾。七歲時她要去上學,母親辛酸地騙她:等她的頭發長得和她一樣高才送她到學校,從此後啞妮不再剪發。有一天,啞妮高興地向母親示意:自己的頭發和自己一樣長了。望著一貧如洗的家,母親毅然拎著袋子上了山,她要采酸棗換錢來供不幸的女兒上學。母親不小心從山上掉下來摔傷了,啞妮明白了,她剪掉了多年精心嗬護的長發……啞妮是幸運的,她在社會和好心人的幫助下走進了這所學校,並在今年留校做了老師。演出當天,恰逢她20歲生日。當台上的人們圍繞著她齊唱《祝你生日快樂》時,雖然聽不見,然而她從眾人深情的目光裏,從旁邊老師飽含感情的手勢中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台下的不少觀眾唏噓一片……隨後,大家又欣賞了由視障學生自拉自唱的《沂蒙山小調》,由聽障學生表演的仿佛原版的舞蹈《千手觀音》,老師們也表演了充滿詩意的舞蹈《月光下的鳳尾竹》等。最後,全體演職人員一齊登台,同聲高唱《讓世界充滿愛》,台下的近千名觀眾則以整齊的掌聲相迎合。台上台下,充溢著濃濃的愛,深深的情……

命運對每個人都是不公平的,然而對每個人又是公平的。是愛和勇氣,給了他們活下來的力量,給了他們生命的輝煌。有人沒有見過光明,然而他們心中有燦爛的陽光;有人聽不到聲音,然而他們掌握著自己命運的音符;有人不能行走,卻誌在千裏。我不敢再稱他們為殘疾人士,因為從他們身上我發現了我們這些所謂正常人的缺陷。我們的一點不幸,在他們麵前,算得了什麼?在這個世界上,你如果還愛著別人或者還被別人愛著,那你就是幸福的,就有了戰勝一切的勇氣和力量!

走出大廳,極目遠眺,周圍的風景好美,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