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記事的時候起,便感覺家裏客人多,並且來的客人都願意留在我們家吃飯,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我母親做菜好吃。因為天天在一起,吃慣了母親做的飯菜,所以並沒感覺特別。直到前些日子的一個對比,和母親娓娓道來的心得,我才知道此言不虛。
一個老鄉在省城開了一個小酒店,名曰“紅高粱酒家”,主要經營家鄉菜和特產高密爐包。在試吃的時候,感覺做的蒸肉不如以前吃過的好吃,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回到家,吃飯的時候,母親也端上了蒸肉。隻見那肉紫裏透紅,紅裏透紫,連外麵包裹的麵也油汪汪的。客廳裏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
我急不可耐地抄起筷子,夾起一塊大的放進嘴裏,齒頰間頓覺芬芳。那肉蒸得油而不膩,爛得入口便化,真是難得的美味!
母親見我吃得過癮,顯得非常開心:“很長時間沒吃了吧?”
“前些日子還吃過,隻是沒有你做的好吃。那麵白花花的,肉也不香,不爛,不知是怎麼做的。”我邊吃邊說。
“那是做法不對。”母親肯定地說。
“不就是蒸肉麼,還有多少伎倆?”我頗為不服。
“我今天好好和你說說,你回去也和那個開飯店的說說,蒸肉該怎麼個做法。”母親鄭重其事起來。
“蒸的肉要用新鮮的五花肉,冷凍的肉和瘦肉都不香。把八角、花椒炒熟,出來香味後磨成麵。把白麵也炒熟,要炒到聞到香味。在切好塊的肉裏倒上醬油,灑上油、鹽、味精、薑、蔥花和炒好的調料,然後醃一個鍾頭,讓味全部滋進肉裏,最後加上炒麵用手使勁攪拌。下鍋蒸的時候,在箅子上墊一張麵餅,免得滲下油去。先用急火蒸開,冒熱氣後改用慢火多煨一會兒。這樣蒸出來的肉才有滋有味。”
見我聽得有些入神,母親又不無得意地來了句:“不管幹什麼事都得多琢磨,隻要用心,就能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