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首 泛舟采蓮微山湖上(1 / 2)

記得兒時看電影《洪湖赤衛隊》時,被韓英邊坐在船頭邊采蓮蓬,邊深情地演唱“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的鏡頭深深吸引,之後一直念念不忘。心裏就盼望著,自己什麼時候也能穿梭荷花叢中,親手采束蓮蓬,體驗一把“四處野鴨和菱藕,秋收滿帆稻穀香”的江南風情。這次自駕去微山湖遊玩,終於讓我得償所願。

2011年7月29日早晨,從兗州出發,經過1個多小時的疾駛,我們來到了微山湖邊。熱情的師妹師弟們聯係好的遊船早已在碼頭上等候多時了。

五個人棄車登船,船老大發動了機器,向湖裏駛去。

船行在水道上,隻見兩岸開始是綠樹婆娑,倒影如蔭,繼而是葦蒲搖曳,水鳥翻飛,一派水鄉盛景。

站在船上,迎麵清風習習,周遭草香陣陣,腳下水光瀲灩,令人陶醉。

“爸爸,快看,好多的荷花啊!”兒子眼尖,又是第一次見這風景,站在船頭上,手指著遠處叫了起來。

不一會兒,水道兩邊出現了大片大片連綿的荷田。在碧綠的荷葉中間,一朵朵紅的、粉的、白的荷花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密密麻麻、錯落有致地站立出來,競相展示著自己的豐姿。

臨近中午,船停在了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湖中一望無際的荷花澱邊。兩條緊連在一起的大船組成了湖上酒家,旁邊一條木棧橋彎彎伸向了荷花深處。

趁著師妹上船去安排飯菜的當兒,我們跑到了木棧橋上。

極目遠眺,綠葉紅花直鋪天際,氣勢磅礴。駐足端詳,那一朵朵紅的荷花,顧盼生輝,搖曳多姿;那一朵朵粉的荷花,含情乍放,嬌羞可人;那一朵朵白的荷花,軟潤溫和,冰清玉潔。一枝枝飽滿的小荷,競相向上;一個個沉甸甸的蓮蓬,在荷葉間若隱若現。

微山湖的荷花似乎與別處的有些不同,荷葉肥大厚重,荷花高高聳起,昂然挺立,體現出一種大氣自然、不屈向上、純樸寬厚的品質。

午餐自然是湖鄉的特產:燉湖鯉、炒湖蝦、炸湖草、炸荷花、煎鵝蛋、鹹鴨蛋等,色、香、味俱佳,讓人垂涎欲滴。

如此良辰美景,酒當然是少不了的。

船老大姓王,50多歲,當地人,樸實而健談,穿一潔白的短袖衫,一看就是見過世麵的人。大家把酒言歡。期間,或遠望水天一色,船來船往,或聽船老大講南陽古鎮的典故,湖上的風土人情。真真把酒臨風,心曠神怡,寵辱皆忘,飄飄如仙矣。

吃飽喝足之後,期盼已久的采蓮活動也就要開始了。

旁邊早有五六隻小船在等候生意,撐船的年紀都比較大,上麵除了雙槳外,還豎放著一支竹篙。

一條船隻能上兩三個人,我和兒子一隻船。待我們坐穩之後,撐船的大嬸便慢慢地劃起雙槳,向荷花澱蕩去。

剛進澱時,能看出小船常進出形成的“小路”,我和兒子興奮地向近在咫尺的荷花叢中探望,以期盡快采到一支蓮蓬。

“爸爸,這兒有一個!”果然是小孩子眼尖,他驚喜的話音還未落地,一個蓮蓬已經拿在了手上。

“這個還不熟,不好吃。”撐船的大嬸語帶惋惜地說。

“陶陶,我們隻要大個的。”我邊叮囑兒子,邊在荷葉間緊張地穿梭。

可能是剛進澱,先前經過的人比較多的緣故,蓮蓬並不像在木棧道上看到的那樣多。

隨著小船不斷地挪向荷花深處,前方已經沒有了通道,船頭前全是擁擠的荷葉。槳沒法劃了,大嬸拿起了竹篙,用力撐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