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什麼?這是一亙古難辨的問題。
對文人騷客來說,時間猶如白駒過隙,很文藝的說法;對於商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很庸俗或者很利益;對農夫來說,時間就是一年一度的秋收,這個說法很實在;對居於廟堂之上的權貴來說,時間就是升了幾級的官,這樣想的很現實……
而對於許書生來說,時間就和星光一樣,還是一成不變透過他的眼睛到達那片湖裏,依然那麼的平靜,當然、總會蕩漾那麼幾分……
又是一年一度的十月份,距離史先生來到洛水村已經過了三年,洛水村的小麥也收割了三茬,村子外的山楂也即將迎來它的第四次豐收,而許書生也過了他的十歲生日。
三年的時間不短也不長,但對於改變一個小孩子來說確實是足夠了。這三年來,許書生一直在看書,花了一個月時間看完《淮南雜談》,接著用七天時間看完《文說》,隨後又用七天時間看完《解字》,而後三天看完《史綱》、兩天看完《帝王本紀》、一天看完《諸子列傳》、緊接著《山經》《海經》《九州誌》……到了他十歲生日的前幾天,他將史先生屋裏的書看了一遍,總共多少本也記不得,反正是五車,看完以後史先生也沒過問,一如既往的還是那四個字:放任不管。
也許是經常看書的緣故,也或許是練字練的多了,還有可能是非常羨慕史先生如筆杆一般的眉毛的原因,許書生的眉毛也變的有些直,但是和史先生不同的是,他的眉毛看起來很正,就如他寫的字一般,好像他的眉毛就是他親手寫上去的,雖然還是有點稚嫩,但已經有了形;個子也長高了不少,頭發長了少許,配上常年讀書養成的氣質,看起來令人很舒爽。村子裏麵的人看他越來越順眼,也越來越喜歡他……
許書生樂於看書,也樂於看星星。三年之前他是獨自一人在看星星,自從離日來了之後就變成離日和他一起看了,隻是看星星的位置變得很不固定,有時在山上的老地方、有時在洛水河畔、有時在洛水中央躺在船上、也有的時候會在河對岸的那片山楂樹林裏……比如今天晚上的這次……
……
“知道我為什麼喜歡吃山楂嗎?”
兩人很會享受,怕被夜間樹下的濕氣濕了身子特意在身子下麵墊了塊兒木板。翹著二郎腿,離日一隻手枕在頭下麵,一隻手裏麵拿了幾個剛剛熟透的山楂往嘴裏放,吃到高興處用胳膊肘頂了頂旁邊許書生這樣問道。
許書生還是老樣子,安安穩穩的躺在那裏,雖然是特意挑的地方,但由於山楂樹太多了,還是有幾根枝丫擋在眼前,透過眼前稀稀拉拉的幾個山楂枝看著天空。看到離日在問他話,許書生想著這幾年離日為了吃山楂,學遊泳、學劃船、學爬樹,每次來偷吃山楂還不忘給林子邊的那條狗帶個骨頭,就連跑步的速度都提快了不少,想到這些他就好奇為什麼離日對山楂這麼的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