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相見爭如不見(1 / 2)

唐明煌伸出手,輕輕的從桌案上撫摸而過,觸指冰涼,一如心頭的那抹傷痕,不碰則好,一碰就是無止盡的憂傷。

淡淡的點點頭,他吩咐道:“過了子時,命金吾衛送出去吧,小心些別驚動了旁人。”

馮德祿答應一聲是,這才轉身悄悄的退出去。

悵悵呼出胸中的悶氣,唐明煌輕咳一聲,不多時從屏風後的暗門裏閃身出來一個黑衣束著明黃腰帶的男子,彎身拜道:“主上。”

唐明煌擺手示意他起身,看了一眼他的神色道:“怎麼,事情辦妥了?”

“辦妥了。”那人微微站起身,眸光坦然,身姿俊朗,便是站在帝王之前,也鮮少有卑微之態,似乎是怕唐明煌不夠明了,又多加一句道,“容娘娘的骨灰我已經帶回了,因是事出突然,並沒尋回多少,還請主上定奪吧。”

說著,就從懷裏掏出巴掌大的一個扁壺來,欲要遞到唐明煌手上,卻見他一側身,卻是淡聲說道:“你找個地方給她埋葬了吧,找一處幹淨的地方,再請法師替她做一場道法,來生別讓她再進皇家了。”

男子微微一怔,片刻才回神,慢慢的將那扁壺依舊塞回懷中,又聽唐明煌道:“今兒晚上朕將會派人送你的姐姐去長公主府,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男子輕哂道:“主上心意已定,屬下無話可說。”

唐明煌不置可否,忽的又問一句:“你當真不知華裳去了哪裏?”

男子搖搖頭:“不知。”

唐明煌微微低頭,看著他的眼睛,半晌才笑出聲來:“怨不得肅清長公主這麼多年來一直對你念念不忘,便是朕都頗為賞識你了,忠勇仁義,此四字卿一人獨得,也算是我大唐之幸,朕把半壁江山交給你也可以放心了。”

“皇上謬讚。”男子似有不屑,卻又是微微一笑道,“屬下雖不才,也曾聽說過強扭的瓜不甜,如今主上既然為華裳如此傷心憂慮,倒不如放她離去,圖個眼不見為淨才是,何苦拘住她的人,卻拘不住他的心呢。”

唐明煌雙眸霎時明亮,像是一汪靜謐的沉水,暗沉沉烏壓壓,埋藏著無數不與人知的心事,看著他道:“朕何嚐不想這樣,隻是也有一句話要你知道,朕眼下已經是身不由己了。若然不曾遇到她,朕這一生自然會有皇後,會有後妃,會有一千個一萬個比她要好的女子隨侍左右,可是遇上了,便不能說放手就放手。有件事你或許不知道,但你的姐姐和妹妹定然是知道的,你此番送了你姐姐去公主府,找個沒人的地兒見一見她吧,問問她為何皇宮樓府與應家都非要娶你的妹妹,再來跟朕說話。”

男子低頭靜默片刻,方低低應身是,閃身從來的地方出去了。

眼前的燭光微搖,唐明煌暗裏笑了一聲,卻又拍了一下手,看著一個人進來單膝跪下,便囑咐他道:“傳旨下去,就說朕偶然風寒,聖體不虞,著樓刃瓷入宮南書房伴駕,明兒早朝也不必去了。”

侍從頷首答應,與剛才出去的男子一樣,從隱藏的暗門裏離開。

接送華香等人的車馬已經在芳華門外停住,馮德祿便假借了命婦入宮服侍特奉旨送出之意,悄悄地送了華香並蘇秀秀橘梗到午門外頭,頂頭見了一隊人馬停在那裏待命,忙上前彎腰笑道:“周統領,這裏頭坐著的是一品誥命夫人,與大長公主最為交好,因大長公主諸事繁忙,皇上特命爾等送了夫人過去,陪大長公主說說話,解解悶,都好生照應了吧。”

周統治原是禦林軍裏專司四大宮門守衛的頭領,此刻見到皇上跟前的紅人馮德祿,倒不敢居高自傲,忙下了車抱拳應聲道:“勞煩公公親自跑一趟,臣等這便送夫人去公主府。”

馮德祿笑著說聲勞累,直看她們的車馬拐過彎去,方帶了人回宮複命。

周統治聞說是送去長公主府上的,又見得車馬俱是一品誥命所用的朱輪華蓋,自然不能怠慢,著人趕車起行,前後圍擁著往街上走去。

頭裏已經有人見宮車出行,早早淨了道路,讓他們一路無阻的過去。華香坐在車裏,容顏平靜,仿佛華裳失蹤一事於她而言不過是天方夜譚,不足為信一般。

倒是蘇秀秀擔心不下,開了口道:“二妹妹,你心裏是否已經有計量了,知道華裳在哪裏?”

華香一笑搖頭道:“我並不知道,嫂嫂為什麼這樣問?”

蘇秀秀道:“我看你與華裳最為交好,此刻她不見了,你卻不忙不亂,竊以為你是知道此事的,又或者是來時西嶽王商量好的,是他派人接了華裳離開,故而你有此表情。如果連你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裏,這會子怎麼這樣安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