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末世的降臨(1 / 1)

第三十節

鐫物象三千首,

照耀乾坤四百春。

〔出處〕北宋,王令《讀老杜詩集》。

〔注釋〕①鐫(chán):雕刻。鐫,刻。,刺。②物象:事物與景象。③乾坤:天地。乾(qián),八卦之一,代表天。坤,八卦之一,代表地。④春:年。

〔今譯〕杜甫的一生中,有描寫刻畫人間事物與自然景象的詩篇三千首,詩篇燦爛輝煌光照天地已有四百年。

〔賞析〕《讀老杜詩集》是一首論詩詩。詩中滿懷崇敬的感情對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所創作的詩歌作出了高度的評價,並對他一生辛酸悲苦的遭遇寄予了真摯而深切的同情。這首詩感慨深沉,心情歎惋悲憤,充滿了詩人的讚頌與悼念之情。

這兩句詩概括了杜甫詩歌的全部內容及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表達了詩人對杜甫發自內心的崇敬與讚美之情,是詩人詩歌中被公認的名句。

〔原詩〕氣吞風雅妙無倫,碌碌當年不見珍。

自是古賢因發憤,非關詩道可窮人。

鐫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後事,惟餘孤塚耒江濱。

〔作者〕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鍾美,後改字逢原。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孤,由叔祖王乙帶往揚州撫養,遂為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一生無意仕進,以教書為業。他是一位識度高遠,才華出眾,很受王安石器重的青年詩人,但因去世過早,未能施展抱負。擅詩文。他的詩構思新穎奇特,風格雄健豪放,造語生新驚俗,富於浪漫主義色彩。他的散文內容充實,意新言富。有著作《廣陵先生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