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而走,白玉笛,終生在也不賦。
“三哥……”
這一句話,似乎出自於李治的口。
漸步出鳳求凰,卻未曾回頭想看。
白馬依舊陪伴在我身邊,笛聲,也是它最後一次聽見。
伸手撫摸了白馬的鬢毛,光滑而無奈。
“走吧!”我自言,手牽了白馬韁繩,步出皇宮。
久久,才敢回頭相看,桃花樹下,是一襲白衣的李治相伴於汀兒身邊。
原來,他叫了我三哥。
李治,汀兒的手,我已經交道你手裏,好好愛吧,別忘記了你答應我的,君無戲言。
“武家有女初成長,一朝選在君王側。自古帝王多無情,進諫天子知非福?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出長安城的官道上,興許,還留下了我的這句話!
垂拱元年。
正月初一,李顯因平息徐敬業反叛,改元垂拱,大赦天下。
二月初七,我下詔:“朝堂所置肺石及登聞鼓不預防守。有上朝堂訴冤者,禦史受狀以聞。”
三月二十一日,再遷廬陵王李顯於房州。
四月,下《求賢製》,製令自舉。
十一月,我作《方廣大莊嚴經序》,撰《臣規》兩卷,普賜臣僚,以教為臣之道。
垂拱二年正月,我欲複政於睿宗李旦,李旦固執不願,讓我繼續理政。
三月初八,我下令鑄銅匭,這是一個功能齊全的意見箱。
十二月,免並州百姓庸、調二稅,終其身。
垂拱三年正月初二,我冊封皇孫李成美為恒王,李隆基為楚王,李隆業為趙王。
垂拱四年正月初五,我在神都洛陽立大唐一帝高祖、大唐二帝太宗、大唐三帝高宗三廟,令四時享祀如京師太廟之儀。
十一日,令毀乾元殿,就地建造明堂,由薛懷義督辦。
四月,武承嗣造瑞石,讓唐同泰獻上,天下百姓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我下令命名為“寶圖。”
五月十八日,李顯為我加尊號稱“聖母神皇。”
七月初一,我更名的“寶圖”為“天授聖圖”改洛水為永昌洛水,“寶圖”所出為“聖圖泉”,設永昌縣於泉側。
封洛水神為“顯聖侯”,嵩山為“神嶽天中王。”又以先於汜水得瑞石,改汜水為廣武。
八月十七日,琅邪王李衝起兵反對我。我下令命丘神績討伐,未至,李衝已為地方軍所敗。
二十三日李衝被其舊部殺掉。
二十五日,越王李貞起兵於豫州,攻陷上蔡。
九月初一,我下令命左豹韜衛大將軍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討伐李貞,削李貞屬籍,改姓虺氏。
載初元年因我同睿宗意見不一致,廢睿宗,正式稱帝。
自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
長壽元年我派王孝傑帥軍收複安西四鎮,在龜茲國恢複設置了安西都護府。並遣軍常駐,從而結束了唐蕃在西域反複爭奪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