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九龍鎏金盒(1 / 2)

剛回旅社,老二迫不及待的想看盒子裏麵的東西,我也好奇,不過盒子的古怪讓我們隻得罷手。

縱觀全身,盒子紋有9條鎏金的龍,周圍沒有一絲縫隙,似乎做出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也找不到什麼機關按鈕,著實讓人納悶。

“媽的…做賊似的忙活一晚上,結果就弄了個死盒子”楊老二忍不住罵了一句。

“你不是說我們家有可能是什麼皇親國戚嗎?搞不好這盒子裏麵裝的東西價值連城,有時間慪氣還不如想辦法打開看看”

“不好意思,珠寶古董我懂一點,機關暗門一竅不通。”

說的還理直氣壯,真不知道楊老二怎麼突然對這個盒子沒了一點興致。又琢磨快有半個小時,想起一些東西,便問他

“楊老二我問你,你不是倒騰一些古董嘛,那你應該認識一些鑒別古董的高手吧?給我引薦引薦。”

他也不理我,整個人躺床上對著牆一動不動,我心說這龜兒子,一轉眼就睡著了,屬豬的吧。也不管,把盒子放在包裏也睡了起來。

隻見老二臉上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

------------------------------------------

放眼望去,除了護衛的那幾根火把,四周漆黑一片,黑得似乎要吞噬一切。

太監安排完隨從,立馬來到皇上身邊,又是送水送糧,又是捶肩捏腿,看得出,這是比較忠心的一個下人。

一行大概有二十幾人,均是布衣泥靴,渾身的泥濘,一副農民打扮,隻有皇上穿的還算幹淨。

你以為這是皇上微服私訪?不,這正是被燕王朱棣所追殺的建文皇帝朱允炆,為了避免殺身之禍,朱允炆帶著自己多名貼身護衛及親信一路破開重圍逃往雲南沐王府,因為這是唯一的生存希望。

------------------------------------------

第二天醒來已經是中午了,又是做夢,就像看了一集電視劇,渾身都感覺疲憊不堪。洗漱完畢後兩人帶著東西返回鋪子,一路上我盯著楊老二讓他給我講關於古董的知識,死磨硬泡才讓他說出一點點。

古董,顧名思義就是古時候的東西,古董種類的不同,代表著鑒別方式的不同,比如陶瓷類,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窯口出品的陶瓷製品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特色,就如所采用的原料、火候、造型、紋飾、手法等。這些都可以從一些專業書上找到詳細的說明。即使用現代技術高仿的贗品,隻要仔細觀察比對,還是會發現贗品是無法做到完全一致的模仿。

再比如書畫類,鑒定書畫類藏品,要從紙、墨/色彩、畫風、筆觸的流暢性等方麵去觀察識別。舉個例子:你要對作者的各個時期的風格、功力有相當的了解,最好多看看一些他收藏在博物館等地被確認為真品的作品,了解他的習慣,甚至是他所用的印鑒也要仔細觀察。有時候,模仿者可能對作者的書畫風格臨摹的相當到位,但是在用章時,因為印泥的緣故而留下破綻。

曾經以為珠寶算是複雜的了,現在看來,古董水更深。

才回到店中,我就迫不及待的拿出盒子來,仔細揣摩上麵的紋路,可惜知識欠缺,實在看不出什麼。

就這樣又過了幾天,每天重複著疲乏無味的日子,做我們這一行和古玩差不多,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小~馬~哥~”

楊老二這家夥又站在櫃台旁詭異的笑著。

“你能不能不要笑的這麼惡心,跟小日本看見花姑娘似得”

“告訴你個好消息,我找到一個古董老頭,才把這盒子上的花紋一說,他就知道了這是個什麼東西,他告訴我這叫九龍鎏金盒,是明朝朱元璋手下的一個工匠打造的。”

聽完之後我就蒙了,朱元璋?怎麼我家祠堂又跟朱元璋掛上了,不應該啊。

“那老頭在哪?”

我已經忍不住好奇心想馬上知道裏麵是什麼東西。

“別急,那老頭隻有每個星期的星期六才會出現,後天就是,你在忍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