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感慨道:“不當父母,不知父母恩。”如果,我們把為人父母看作數字“1”,那麼,我們這些沒有為人父母的人,對父愛、母愛的理解,隻能被看作是“1”後麵的無數個“0”。我們極力搜索著生活中的“0”,感悟著父母帶給我們的點點滴滴。但與數學不同的是,即使它們是零,它們也有自己存在的位置,它們在我們這些孩子的生命中是厚重的。
在我的童年回憶中,母親的形象似乎深於父親。母親是中國傳統式婦女,勤勞、淳樸、美麗、善良,在家庭中自覺擔起相夫教子的工作。從小到大,母親沒有像其他人的母親那樣出去旅遊過,也沒有打扮過自己,似乎她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家中的妻子,一個女兒的母親。由於我從小在姥姥家長大,跟父母住在一起的時間不多,所以我特別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
記得那時我剛上小學,媽媽單位組織到桂林玩,媽媽征求了我的意見,第一次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旅遊者的行列裏。我知道媽媽心裏是猶豫的,所以還天真地裝作高興,想讓媽媽好好玩一次。可是,年幼的我無法用表演遮蓋自己的心情,它就像枯樹上的鳥巢一般,直接地暴露出來。媽媽要坐晚上的火車走,我從那天早上就和媽媽膩在一起,眼睛不時地瞟一下鍾,真希望時間過得再慢些。吃過晚飯,我幹脆就抱著媽媽,讓媽媽陪我在床上躺會兒,再給我講個故事。媽媽一手摟著我,一手給我扇著扇子,講的什麼故事我早就不記得了,因為一直也沒有聽進去,眼淚悄悄地滑下來,即使這樣,我還是不想讓媽媽看出來,於是時不時地側一下頭,用衣服把眼淚拭幹。我隻記得,媽媽講了一會兒,突然轉過頭來,趴到我的耳邊,輕聲說了一句:“媽媽今天不去了。”我聽後,一下子興奮起來,抱著媽媽,使勁兒地親了一下,媽媽大笑。現在想想,那時真傻,媽媽可能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這就是我的媽媽,為了我沒出去玩過一次的媽媽。
媽媽給我無微不至的關懷,但在我的教育問題上也絕不失嚴厲。在我上學期間,病假條總數不超過五張。記得小學五年級,我發高燒一個星期,每天我都不願吃藥,就是想在家休息一下,別的小朋友生病都可以不去上學,這令不愛生病的我羨慕不已。所以,每天早上拉開門上學對我來說十分困難。媽媽每天起得很早,給我做飯,看著我把藥吃了,然後拉開門,笑著把我送走,我多想在起床後聽媽媽說一句:“今天別去了,在家休息一天吧。”可是盼了許久,一直到病好,都沒盼來媽媽的這句話,這就是我的媽媽,一個教會我堅強的媽媽。
媽媽在家裏,一切都那麼平常,洗衣、做飯,收拾屋子,但如果沒有媽媽,家則不能稱之為家了。媽媽雖然很好,可我總會不時地讓她生氣,直到有一天夜裏,媽媽突然動不了了,睡夢中的我被急促的呻吟聲喚醒,於是急忙將值班的爸爸叫回家來。媽媽不讓我陪她上醫院,隻是嘴裏不斷念叨著:“明天你還要上學。”那一夜十分漫長,家裏的燈一直亮著,但我好怕,似睡非睡間,總是擔心媽媽會離開我,那是我第一次嚐到了害怕的滋味。之後的幾個星期,我沒有見到媽媽。我還是過著像往常一樣的生活,每天上學、放學、回家、寫作業。路,還是那條路,樹,也還是那棵樹,可這世間的顏色仿佛少了很多,我像一個沒有家的孩子,那麼孤單,那麼無助,心情那麼失落。那時候,我才體會到,原來母親對我來說是那麼重要,原來母愛是那麼偉大,而缺少母愛的孩子又是那麼的不幸。我很幸福,以為我擁有一個疼我愛我的媽媽。從此,我不再奢求媽媽給我什麼,隻要她在,我就快樂。
我很少在文章中談到自己的爸爸,也很少在爸爸麵前表達自己對他的愛,這些並不代表我不愛自己的爸爸,而是因為爸爸在我的心裏太特殊了,也太複雜了,我不知道怎樣去寫他,不知道怎樣能寫好他。
爸爸是一名警察,在我的印象裏,爸爸總是值班,即使在家,也是滿身疲憊,一臉嚴肅,我很怕他。再加上他總是在我麵前說:“我要是有個兒子該多好,就能幫我搬東西了……”,我有點討厭他。長大後,常常回憶兒時的生活,想起自己玩兒過的玩具,都能呆呆地笑出聲來。媽媽總對我說:“你爸爸最不會省錢,你小時候,他一個月才掙40塊錢,咱們得租房、吃飯,他還老是給你買玩具……”聽到這些後我才知道,原來,我最喜歡的那些童年的“玩伴”們,都是爸爸給我“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