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命誕生(1 / 2)

這個時期的地球還是一顆滿是岩漿的熾熱星球,她還在不停地吸納著周圍的宇宙塵埃,給自己汲取能量,為孕育生命做準備。因為現在的她還不具備一個成為“母親”的條件,所以她還需要經曆一個很漫長很漫長的過程來使自己成長。而我們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將目光轉向宇宙中的另一個星球,來看看她的生命孕育過程。因為如此龐大的宇宙不可能隻有這一顆星球可以孕育生命,而這裏已經開始了生命的孕育。

這顆星球在宇宙誕生的初期就已形成,所以她先於地球數億年就開始了生命的孕育。而你知道生命的孕育起初的起點是什麼嗎?這是一個讓你意想不到的答案,生命的起點竟然是從火焰開始的。你會不會對這個答案感到很意外呢?但,這個答案是不是比人類是用泥巴捏出來的更靠譜一些呢?好了,還是回歸正題,繼續往下說吧。在自然環境下,火焰會使原子和原子結合產生了分子。比如把氫和氧放在一起,產生的火焰就會將它們變成水。而更為複雜的分子也會因為火焰而不斷產生。就這樣,火焰吞噬了一些東西,又生成了另外一些新的東西,這些便是燃燒後產生的氣體和灰燼。而它們在參與燃燒的同時也記錄了火焰的燃燒過程中的信息,火焰的新陳代謝、火焰的繁殖,甚至火焰的湮滅,而這些信息也都是一個生命所需要的。

這些記錄著生命信息的分子隨著風,隨著雨水,在不經意間,慢慢的向一個地方彙聚,那就是海洋。在浩瀚的海洋中,一個個複雜的分子又化合成了更為複雜的分子鏈,而分子鏈和分子鏈之間又產生了一種更為奇妙的,或者說神奇的反應。這些看似相像,卻又不盡相同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化合成一個個大的分子鏈。而這一串大分子鏈竟有“意識”的與另一串分子鏈進行了連接,它想要以此來使自己生長。這標誌著這個星球上的第一個“類生命體”由此誕生了。不過,很快它便破滅了。因為它還不算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它隻是一個想起了一些火焰的記憶“生物大分子”。但是它遺留下來的破碎的分子鏈卻很快又再次生成了一串有“意識”的分子鏈。這串分子鏈存活了更長時間,並且它還成功的以連接其它分子的方式讓自己得以生長。

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一個又一個“類生命體”在這個星球上誕生。它們在一次次破碎、誕生中學習著生存,也在一次次破碎、誕生中學會了生存。顯然,它們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類生命體”,因為它們已經學會了學習,它們已經開始向真正的生命前進。

一個新生的“類生命體”由上一個破碎的“類生命體”演化而來。它繼承了上一個“類生命體”的一部分,同時上一個“類生命體”所留下的信息也被繼承。這是它學到的生存本領中的一項——遺傳,同時這也是它向真正的生命所邁出的重要一步。近乎同時,它還學會了另一個生存本領——進化。這兩項本領是它作為一個生命的基礎。學會了進化的它可以通過改變自身結構來適應環境,並且有了更快的學習能力。但它的這些生存本領卻著實來之不易,它是經過了無數個“類生命體”在曆經無數次破滅、重生後積累而來。而這些“類生命體”同時也一步步向一個完整的生命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