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黑暗與刺骨的寒冷終於撲滅了人們心中的罪惡之火,人們也在此時徹徹底底的冷靜下來。雖然災難已經發生,但所謂“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人們還是有希望,也有決心重建家園。
可是,由於沒有陽光的照射,植物連存活都是問題,更不要說進行光合作用。這樣一來,氧氣都成了消耗品。這個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剛剛死裏逃生的人和動物又將麵臨著因缺氧而致死的可能。但解決這個問題哪有這麼容易,人們不能讓植物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複蘇,更不可能一下子將天空中的灰塵驅散。要想獲得氧氣也就隻能依靠製氧機,可製氧機需要能源驅動,能源問題又隨之而來。
人們將能想到的能源幾乎都想了一遍,可大都被否決。傳統化石能源。不行。這些能源需要大量的氧氣來支持化合反應,也就是燃燒。這樣反而得不償失。太陽能。完全不可能。人們能看得見自己的手指就已經不錯了,哪裏會有光呢?風能。幾乎沒希望。在這樣黑暗的環境下,地麵空氣流動的十分緩慢。可以說幾乎沒風,更不可能將風能利用起來。現在最有希望的就剩原子能了。但在戰爭中存留下來的核電站也都處於癱瘓狀態,有絕大一部分甚至都無法修複。人們隻好將能用的零件拆下來,組裝到其它核電站。幸好,這些零件都有著統一的製式規格,可以通用和互換。所以還是有一部分存留下來的核電站被修複了。
能源問題解決了,人們也就不用擔心會因為缺氧而無法生存。可無盡的黑暗卻使人感到絕望。這個問題不及時解決,凱文星人將會失去生存下去的信心,那麼好不容易冷靜下來的人們也將會再度瘋狂,凱文星也又將亂成一鍋粥。
可細小的塵埃顆粒漂浮在高空,下降很慢。而且因為大氣層的溫度的巨大差異,雖然地麵上紋絲無風,可高空中空氣卻是湍流不止。這麼一來,就會使得塵埃顆粒更難降下。
要使這些浮塵降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降水,使塵埃隨雨水落下。但是由於浮塵遮蔽了陽光使地麵變的非常寒冷,水分的蒸發非常少。天氣變的十分幹燥,跟本沒有辦法形成降水。要想讓這些塵埃盡快落下,人們必須要讓空氣變的潮濕,這樣才能產生降水,然後將塵埃帶下來。
要給一顆星球加濕可不像給一個房間加濕這麼簡單,一台小小的加濕器,甚至一杯熱水就能搞定。這要使空氣中的水份能夠產生足夠的降水才行,而這同樣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所以,這樣艱巨的任務也自然落在了核電站的身上。雖然核反應堆以及製氧機,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熱量,需要靠水來冷卻。可這對於加濕整個星球來說,簡直連九牛一毛都不到。要進行如此龐大的加濕工程,還得建造專用的巨型加濕器。可對此時的凱文星人來說,完成這麼艱巨的任務,難度可想而知。但是,這也是他們不可回避的。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一座座巨型的加濕器被建造出來。一團團霧氣從巨大的加濕器中翻湧而出,並不斷的升向高空。沒幾天,空中便有灰色的雪花飄落。幾個月的時間下來,天色就已經變的比以前明亮了許多。這更是給天堂星人民戰勝黑暗增加了信心。就這樣,經過了幾年時間的努力,終於,這個星球上的人們見到了久違的陽光。現在人們不用開動加濕器,大氣中的水份就足以形成充沛的降水來淨化空氣。大多數植物雖然承受不住嚴寒被凍死了,可它們的種子卻又開始了萌發……
凱文星在恢複光明後,沒有多長時間,昔日的美麗便又在這個星球上呈現出來。但這段不堪的記憶卻被銘記在了每個人的心中,甚至在每個細胞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這段記憶會隨著基因遺傳給每一個後代,這也使得多數凱文星人的性格都十分的陽光。不過有多數就會有少數,即便是極少數也會造成讓人意想不到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