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康聽著他稚嫩的聲音,整顆心都化了,將他一把抱起來,在他粉嫩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真是我的好兒子!”
把楊老漢等人逗得拍巴掌直笑,“哎喲,不得了了,還不到一歲的孩子,就能分出親疏遠近來了。”
“可不是嗎?”成老爹與有榮焉地接起話茬,“這孩子隨我們秋丫頭,聰明著呢。”
提到葉知秋,就有點兒瞧不上遊手好閑的鳳康,斜眼看不來,“王爺就沒啥活兒幹嗎?”
他的寶貝孫女菜棚和工地兩頭忙活,孫女婿卻天天跟他們這幫沒事可做的老漢混在一處,喝茶逗孩子,怎麼想都覺得不像話。
在旁邊伺候茶水的小廝聽出他有責備之意,忙維護自家主子,“老太爺,我們王爺是藩王,隻要發號施令就可以了,不用親力親為地幹活兒。”
這小廝名叫濯硯,今年十二歲,是鳳康新近提拔到身邊的書童。
來到清陽府之後,鳳康就聽從葉知秋的建議,把工作生活的地方分開來。將城中的王府改成了朝堂,全家人搬到秋葉村居住。
洗墨和全德被任命為朝堂的正副總管,負責打理王府。
葉知秋不習慣呼奴喚婢,隻帶了珠米和桂糧兩個在身邊。鳴兒身邊留下了福順和安順,鳳康身邊就隻有這個濯硯,還有另一個叫浣筆的小廝。
從京城帶來的人都去了奴籍,年紀大的按照自己的意願被分派到農場、牧場、作坊、商鋪等處做工,年紀小的多半被送去學堂念書,不愛念書的就被送到玻璃工坊之類的地方當學徒。
總之,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跟隨鳳康過來的官員及家眷,起初都在城裏置了宅子。到農場參觀過幾次之後,紛紛表示想搬到秋葉村來。
這些人雖然都是鳳康的擁護者,可骨子裏還是養尊處優的貴族,跟村子裏人的生活觀念格格不入。葉知秋擔心他們混居在一起會對彼此產生不好的影響,天長日久地積累下來,進一步演變成不可調和的矛盾。
跟鳳康、沈長浩等人商議過後,決定在農場深處新建一座村落,專門用來安置官員以及家眷。目前正在施工,沒有正式定名,大家都稱之為“秋葉新村”。
成老爹所說的工地,指的便是秋葉新村的建築工地。
村子的規劃圖紙都是葉知秋親自設計的,房子是清一色的二層小樓。每家每戶都有獨立的沼氣池,可以取暖照明。有完整的供水排水係統,可以淋浴、安裝抽水馬桶。
因為工程比較浩大,預計兩年之後才能完工。
鳳康會成為成老爹眼中的閑人,也是拜她所賜。
在她的灌輸之下,鳳康相信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由父母親自來帶,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愛,長大之後才會人格健全,變成一個積極向上、陽光正麵的人物。
她整日忙這忙那,哪有時間帶孩子?娘不帶,那就隻有他這個爹來帶了。
反正清陽府文有沈長浩,武有羅博。有事推給他們做就是,他連折子都不用批,隻要定期蓋章就行了。
對他來說,哄孩子才是第一要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