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鄱湖浪(1 / 3)

(電影導演工作台本)

出品人:付偉

監製:鄭光泉、胡偉、洪海

藝術總監:田華

編劇:史俊、劉楚妤

導演:陳建勇

主演:李飛、趙青純、陶玉玲、吳镔潮

出品:中視威豪(北京)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江西偉達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聯合攝製:中共江西省餘幹縣委、餘幹縣人民政府、中視威豪(北京)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江西省環保廳、江西偉達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協助拍攝:中共江西省餘幹縣委宣傳部、餘幹縣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局、四安集團、餘幹縣千百度大酒店、餘幹縣平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江西(南昌)中華促進會

出品年份:2011年

1.抗洪搶險資料鏡頭。(配抗洪搶險資料畫外音旁白)

一組大壩抗洪搶險的黑白真實鏡頭。

推片名及主創名單。

(黑場)

2.日,外。

一組越野車行駛在田間、大壩,湖邊的空鏡頭。

3.日,外。

車內。一個叫方星濤的中年男子緊鎖雙眉、凝眸遠眺遠處的田野和堤垸。

4.日,外。(青年男女10人,小孩5人)

車子停在了湖邊的公路上,從遠處走來一群背著背包、牽著小孩、外出打工的民工男女。

方星濤:“老鄉們,你們這是去哪裏呀?”

民工甲:“去沿海打工。”

方星濤:“打工還帶著家屬、伢子呀?”

民工乙:“土地養不活人了,年年水災,再不走,哪天堤垸衝垮了連命都丟了。”

方星濤聽了農民的話,望著碧海連天的湖水沉思著。

5.唐春耕家廚房(日,內)(婦女2人)

廚房灶台,熱氣蒸騰的大鍋裏煮著大塊的肉。

婦女甲乙正在切菜,拌料,不停地忙活著。

6.唐春耕家院子(日,外)(男女老少20人)

唐春耕和老伴王新麗正往院子裏的幾張大桌子上放著糖果糕點。王新麗拄著拐杖,行動不方便。

院門口張燈結彩,掛著燈籠。

唐春耕:“哎,老婆子,他都兩三年沒回了,別忘了路。”

王新麗:“放心,星濤在這長大,他就是閉著眼,聞著村裏的味,也能找到家門。”

三姐:“唐老伯,星濤哥這次回縣裏當書記,要在古代,得八麵玲瓏的轎子去抬呀!”

唐春耕:“他這次回來,要真能把這水禍給根治了,我還真得打一頂八麵玲瓏的轎子去抬他呢。”

劉二柱:“哪有爹給兒子抬轎子的?”

唐春耕:“那有啥?我得替堤上那些築壩英雄們感謝他!”

7.縣委大院門口(日,外)(男女中青年20人)

一群幹部正在門口排著兩排隊歡迎。

方星濤的越野車從遠處開到門口停下,方星濤下車和縣委幾套班子的幹部一一握手。

張縣長:“方書記,歡迎,歡迎!”

方星濤:“張縣長,讓大家久等了。通知大家,今晚開個碰頭會。”

8.唐春耕家院子(夜,外)(同上連拍)

眾鄉親圍在院子的空地上聊天。

幾張桌子擺滿了雞鴨魚肉。

唐春耕站在院子門口向遠處張望著。

王新麗走到唐春耕身後,關切地看著老伴。

王新麗:“他是公家的人,又當了大官,縣裏還不得給他擺個山珍海味的大宴會,他還能想到回這破院子裏吃鄉下的飯菜。”

唐春耕:“星濤骨子裏流的是這堤垸上的血,根還在這啦!這頓飯我就是等到明天早上,也得等!”

9.縣委會議室,夜,內(男女中青年10人)

十幾個幹部在開會。

方星濤:“組織上派我到湖畔縣當縣委書記,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把湖畔縣的經濟搞上去,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搞上去。要完成這些目標,最大的威脅,就是鄱陽湖的洪災。還是那句老話,抵禦洪水的襲擊,是我們最大的任務,這是我們湖畔縣與其他地區的唯一區別。我們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決定了我們天生就比別人多一份憂患。我從小在這裏長大,深知每年一到汛期,防洪搶險救災的任務就擺在了麵前,成了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我經常想,為什麼大自然帶來的災難總是走在人類的前麵,我們搞了幾十年的圍湖造田,這些成果確實讓我們得到了實惠,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工程遺留下的問題愈來愈殘酷地擺在了我們的麵前,成了一柄雙麵刃。”

張縣長:“根據近些年的地球氣候物理變化,我們那些治理洪水的經驗越來越不對應新的自然災害。堤垸雖然讓我們擁有了大片的田地,養活了幾代人,但隨著人口的增加,環境的惡化,那點土地越來越無法承受社會發展的新壓力。我們一定要找到一條好的解決辦法。”

方星濤:“最近,省裏專門就鄱陽湖的生態環境改造召開了一次高級別的專家討論會,收集了不少意見。根據鄱陽湖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基礎、人口結構,省裏製訂了一個徹底治理洪水災害的方案,已經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這個方案將顛覆傳統的水患治理手段!那就是,平垸行洪,退田還湖、以工代賑,移民建鎮。”

方星濤話語剛完,與會者興奮地議論起來。

10.唐春耕家院子(夜,外)(同上連拍)

唐春耕從院子外走進院子,招呼鄉親鄰裏。

唐春耕:“大夥都吃吧,不用等星濤了,咱這離縣城還有幾十公裏呢,等他回來,你們不都得餓扁了,都來吃吧。”

眾鄉親依然不動筷子。

劉二柱動起了筷子。

三姐:“哎,你餓死鬼投胎的呀,都沒動呢,真是個飯桶!”

劉二柱夾著菜:“這方書記家的菜,就得搶著吃,好沾沾福氣呢!”

三姐:“大湖哥答應咱們的事了嗎?”

劉二柱:“還沒回話呢。”

三姐:“嘿!你不帶我去大城市混,哪天能住上洋房,開上汽車啊,你那破摩托我可是坐夠了。”

唐春耕見鄰居們開始吃起來,就一個人獨自坐在院門口抽起煙來,望著遠方的馬路沉思著。

11.縣政府大院子(夜,外)

開完會的方星濤從辦公樓向越野車走去,剛走到車前,一個名叫付紅枝的女幹部從身後叫住了方星濤。

付紅枝:“方書記。”

方星濤:“紅枝,是你?你怎麼在這?”

付紅枝:“你回來當書記,我好高興——剛才在辦公室,又聽說你要回鄱湖村,所以,想搭你的便車回趟家。”

方星濤向遠處看了看,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尷尬。

方星濤:“我,我正好也要回趟家看看老爸老媽,那——上車吧。”

12.李大湖家(夜,內)

付岩清正在屋子裏的飯桌上整理自己的水文資料,李大湖在整理自己的行李。

付岩清:“大湖啊,到了大城市打工,要跟村裏的人搞好團結,劉二柱你看能帶上就帶上,都一個村的人,也好有個照顧,不習慣了,就回來,紅枝那點工資也能養家糊口。”

李大湖:“我主要是想出去闖闖,見見世麵,學點手藝,你看後村的李蛋子當初要我跟他去特區闖蕩,我沒去,看人家現在多牛,去年還開著新車回來了,聽說專門搞土建工程。帶不帶二柱去,我還沒想好,主要是他老婆非得跟著去,太煩人,縣劇團都把她辭退了,還能好到哪去。”

付岩清:“你隻管二柱的事,他老婆的事讓他自己去管。大湖啊,要不是鬧洪災,我是不讚成你出去的,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啊。”

李大湖:“聽說星濤調回了咱縣裏當書記,今年要再發了大水衝垮大壩,他那烏紗帽照樣也得掉下來。”

付岩清:“哦,有這事?”

13.鄉村公路(夜,外)

方星濤和付紅枝坐在車上,司機開著車。

方星濤:“水利學院一畢業,就留校教書,後來,又調到省裏的水文局。再後來,又被借調到了省政府的秘書處,幹了幾年,就把關係也轉進去了。”

付紅枝:“我可沒你官運亨通。財貿學校一畢業,就回鄉考上了縣政府的辦事員。前幾年,同學們還鼓動去沿海闖蕩呢,可大湖不同意,他說他開的磚窯掙的錢夠養我一輩子了。哎!可惜那場洪水,一夜之間就無影無蹤了。”

方星濤:“哎?你爸還在鎮上的水文站上班嗎?”

付紅枝:“媽一走,他就退了。在家沒事,整天鑽研他那些地質水文資料。”

方星濤:“改天去拜訪他,正好有些想法要跟他老人家溝通呢。”

14.省城方星濤家(夜,內)

夏蘭英正在撥電話,傳來關機的聲音。女兒方淼正在房間裏複習功課。

夏蘭英:“又關機,這會也該到縣城了。淼淼,早點休息,別誤了明天的模擬高考。”

方淼:“媽。你告訴爸,要是考上重點大學,一定讓他帶我去鄱陽湖遊泳,我要奶奶給我做湖裏的大螃蟹吃,還要爺爺帶我去湖心島上看那些又大又白的天鵝。”

夏蘭英:“那你就得努努力,考個好成績來!”

15.村口路邊(夜,外)(男青年1人)

車停下,付紅枝下車和方星濤告別。

兩人站在車頭前。

付紅枝:“別送了,前麵是山路,不好走。星濤哥,這就咱倆,我還這麼叫,行麼?”

方星濤歎了口氣,扭頭看著遠處。

方星濤:“大湖,還好吧?”

付紅枝:“家裏欠了一屁股債,他準備去沿海闖蕩闖蕩,掙錢還債,這兩天就走。”

方星濤:“那,你就把父親照顧好。”

一輛摩托車開來,強烈的燈光照射著兩人。隨後,又開走了。

16.村口(夜,外)

(空鏡)寧靜的村莊。

17.唐春耕家院門口(夜,外)

唐春耕坐在院門口的台階上打著呼嚕。

一件衣服輕輕蓋在了他的身上,他醒了。

唐春耕:“星濤,是星濤!你怎麼這會兒才到家。老婆子,星濤回來了,快出來。”

方星濤:“爸,別叫媽了,多晚了。”

王新麗從堂屋裏拄著拐杖慢慢走了出來。

王新麗:“星濤,讓我看看,讓我看看!”

兩位老人高興地拉著方星濤的手打量著。

18.李大湖家(夜,內)

付岩清仍在寫資料。

李大湖將一碗麵條端到付紅枝的麵前,付紅枝拿筷子輕輕挑著,沒有吃。

李大湖:“你見到他了?”

付紅枝:“嗯,不光見到了,還搭他的車一起回來的。”

李大湖:“一起回來的?那,那車裏,就你倆?”

付紅枝斜了李大湖一眼。

李大湖:“開個玩笑,我意思是,他現在是你的頂頭上司,我怕他還記著那件事,深更半夜地報複你。”

付紅枝:“小肚雞腸!人家回來是幹事業的。”

付岩清:“紅枝呀,你看看,能不能有機會在他麵前把我的治水方案跟他講講。”

付紅枝:“人家剛來上任,要幹的事那麼多,有機會再說吧。”

19.唐春耕家(夜,內)

星濤和兩位老人坐在堂屋裏,唐春耕和星濤邊吃邊聊。

王新麗在廚房忙著熱菜。

方星濤:“爸,組織上考慮讓我回家鄉上任,是因為我在這土生土長,熟悉情況。”

唐春耕:“我就等著你回來,好跟你說說村裏那幾條堤垸的事呢。現在不幹村長了,可影響力還在。我已經跟附近的幾個村領導說好了,趁今年洪水來之前,組織村民從雞鳴山上運土回來,把大壩再加高兩米。可村裏的勞動力都外出打工去了,我怕人手不夠,星濤,你幫咱村申請點專項補助,那可是你父親用生命換來的命根子工程啊!”

方星濤:“嗯,爸,隻是——”

唐春耕:“是什麼?我知道,你剛上任,不好太張揚,那這事你就多放在心上。我明天帶你去堤垸上看看,我還通知了鄰村幾個村子的幹部來碰碰頭,你給大夥作點指示?”

方星濤:“嗯。”

王新麗:“老頭子,星濤剛回家就談工作,你不怕累著他?哦,英子跟淼淼還好吧?淼淼該出落成大閨女了吧。”

方星濤:“她今年參加高考,英子一步也離不開她,得搞好後勤保障啊。”

唐春耕:“跟淼淼說爺爺想她了,一考完試就來鄉下住些日子。”

20.樹梢(夜,外)

(空鏡)樹梢明月。

21.堤垸大堤上(日,外)(中青年男女8人,連拍)

越野車和幾輛麵包車停在湖邊上,唐春耕和江村長帶著方星濤和一群村幹部對著湖麵和堤上、堤下指指點點。

22.村委會會議室(日,內)(中青年男女30人)

唐春耕和方星濤、江村長等走進村委會會議室,裏麵坐滿了村民,大家熱烈鼓掌。

23.李大湖家(日,內)

李大湖正在院子幹農活。

付紅枝扶著付岩清正往院門口走。

付岩清:“紅枝啊!我看還是不去的好,改天再單獨見他。今天是他老爸在張羅,你知道,這幾十年,他老唐跟我隔閡那麼深,我給他捧場,合適嗎?”

李大湖:“對,不能去。爸,星濤當了縣太爺,他爸不定有多神氣。當年,他唐叔罵咱們,要咱們滾到雞鳴山上去住,還想沒收水田,我死了也記得!”

付岩清:“老輩子之間的事你少管。當年,唐叔發動大家搞圍湖造田也是為了讓村裏的人填飽肚子。那年代,隻知道多打糧食,顧不了那麼多。再說,圍湖造田也是政府叫幹的啊,跟大寨開荒種地一個道理,哪顧得了什麼自然規律。”

李大湖:“你還替他辯解呀。那前幾年你給縣裏寫信,要求拆除堤垸,他怎麼說你在詆毀他的業績呢?”

付紅枝:“別提那事了,爸不去了,行嗎?爸,我去聽聽,回來再跟您說。”

付紅枝向門外走去。

24.村委會會議室(日,內)(同上連拍)

方星濤和江村長及幾個村幹部坐在台上。唐春耕正在台上講話。

村民們濟濟一堂。

付紅枝坐在角落裏靜靜地看著講台上的方星濤。

唐春耕:“方書記雖然是我的養子,但更是大家的帶頭人。他是喝著鄱陽湖的水長大的,他比誰都更了解家鄉。所以,上級派他回來了,他就是要在今年的洪水到來之前,帶領咱們大幹一場。大夥要發揚上輩人那股勁,把地、房子、路保護好,要對得起那些為圍湖造田搭了命的人,給子孫後代留一片家園。”

眾人附和著唐春耕的講話。

方星濤站了起來。

方星濤:“鄉親們,我爸說得沒錯,給子孫後代留下美好的家園,給自己留一個和諧安穩的居所,這正是我回到湖畔縣工作的目標。不過,我要帶給大家的不是繼續圍湖造田、抗洪救災的指示,而是恰恰相反,那就是:平垸行洪,建鎮移民!”

眾人驚恐的目光。

唐春耕吃驚地望著方星濤,嘴唇顫抖。

幾個村幹部使勁搖頭,交頭接耳議論著。

付紅枝驚異的麵孔。她一下站起身,向門外走去。

唐春根憤怒地站起來,當著眾人指責方星濤。

唐春耕:“星濤,你胡說八道什麼?你平了堤垸,就是挖了你親爹的祖墳!你當著大夥的麵說清楚,是你個人的意思,還是上麵的意思?”

方星濤:“是上級的政策!是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

唐春耕:“那好,你要放水淹了鄱湖村的房子和土地,你就先把我這把老骨頭扔進鄱陽湖裏喂了魚再說!”

25.堤垸小路(日,外)

李大湖背著一背篼菜在村裏路上走著。

26.大樹下(日,外)(男青年5人)

劉二柱和幾個摩托仔在村口拉客,都橫七豎八地躺在車上閑聊。

摩托甲:“二柱,大湖答應帶你走了嗎?”

劉二柱:“沒有,他嫌我不會幹泥水活,他說大城市又不能開摩托車拉客。嘿,主要是我老婆想出去闖蕩,自從她被縣劇團辭退後,就天天拿我出氣,就一心想去大城市裏登台賣唱。”

李大湖不知什麼時候站在了劉二柱身後聽著,劉二柱扭頭看見了李大湖,一臉討好賣乖。

劉二柱:“大湖哥,正要找你呢,有新情況,我要跟你說了,你可要答應帶我去城裏啊——”

李大湖:“嗯?”

劉二柱:“有人昨天晚上看見紅枝姐跟方書記在堤上——”

劉二柱把嘴湊在李大湖耳旁。

李大湖:“哦,你這情報沒價值了,她都主動交代過了。”

劉二柱:“那,那,沒有功勞有苦勞,沒有苦勞有疲勞啊。”

李大湖:“帶你走的事,我嘛,還得再認真研究研究。”

李大湖邊說邊走。

劉二柱垂頭喪氣地望著走遠的李大湖。

劉二柱:“馬屁又拍在——腿上了。”

27.李大湖家院子(日,外)

李大湖走進院子,付岩清站在院子裏,不停地來回走著。

李大湖:“爸,我去前院看了,老何帶著老婆孩子都走了五六天了。我就再推辭兩天走,這方星濤一回來,還成了紅枝的上級,還真讓人放不下心。”

付岩清:“紅枝現在跟你都這樣了,還怕她飛走?”

李大湖:“難說,人在曹營心在漢。她那點心思我全清楚,她跟我,是因為當初我有錢,仗義,救了你,那幾萬塊錢的醫療費不是誰都拿得出來的。當然了,我也是因為喜歡她,才肯出醫療費的。她呢,是因為要感恩,才跟了我,那姓方的才真正藏她心窩裏呢。”

付岩清:“別把紅枝說得這麼勢利。我問你,前些年,洪水把你那磚窯子毀了,你成了窮光蛋,紅枝靠自己的努力考進了縣政府,吃了官飯,你倆有差別了,她也沒嫌棄你吧?!”

兩人正說著,付紅枝從門外跑進來。

付紅枝:“爸,爸,咱們村要平垸行洪了!”

付岩清:“你,你說什麼?”

28.劉二柱家院子(日,外)(水袖舞特寫交替穿插至41場)

一陣鑼鼓聲敲得震天響,三姐穿著戲服正一個人在院子裏沉醉地走著台步,嘴裏哼著小曲。

29.荒坡大堤(日,外)(中青年男女5人)

唐春耕一人奔跑在湖邊大堤上,江村長和幾個村幹部在追。

30.村裏土道上(日,外)

李大湖和付紅枝左右扶著付岩清快步走在村裏的小道上。

31.湖邊大堤上(日,外)(同上連拍)

追趕唐春耕的村民向遠方跑去。

32.村裏土道上(日,外)(同上人物連拍)

被女兒、女婿攙扶著的付岩清走得氣喘籲籲。李大湖彎下身子讓付岩清趴在了他的背上,三人快步向前走去,拐進了一個大院。

33.蘆葦叢中(日,外)(同上人物連拍)

茂密的蘆葦叢裏,村幹部們在四處呼喊唐春耕。

江村長:“老輩子,你別想不開,快回家吧!”

34.蘆葦叢中(日,外)(同上場景人物連拍)

唐春耕一人跌跌撞撞地在蘆葦中穿行。

35.村委會會議室(日,外)(中青年男女8人,場景連拍)

付岩清三人向被村民們圍住的方星濤跪下,付岩清老淚縱橫地拉著方星濤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36.蘆葦叢(日,外)(同上場景連拍)

唐春耕鑽出蘆葦叢,撲騰一下跪倒在一個長滿青苔、鏽跡斑駁、刻著“建垸護堤英雄方水生、阿秀姐”字樣的墓碑前。墓碑下麵,還刻著幾十個村民的名字。

唐春耕痛哭起來。

唐春耕:“水生哥,阿秀姐,我造孽呀,我沒有管好你們留下的家業,沒有教育好你們的兒子,嗚——”

37.村委會會議室(日,內)(同上場景連拍)

付岩清熱淚盈眶、激動地拉著方星濤的手,付紅枝、李大湖扶著老爹。

付岩清:“星濤啊!不,方書記啊!我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啊。”

方星濤:“付大伯,我早就知道您老人家在研究鄱陽湖的治水工程。這不,眼下機會就來了。”

付岩清:“是啊是啊,方書記,隻要能為鄱陽湖的治水工程出力,您就使著勁熬我這把老骨頭的油吧。”

38.蘆葦叢(日,外)(同上場景人物連拍)

唐春耕跪在墓碑前,把頭深埋進草叢裏。

唐春耕:“星濤他——他翅膀長硬了,要毀了咱們用命換來的祖業家園呀!我、我生做鄱湖人,死做鄱湖鬼,我,我,我跟你們走算了——”

唐春耕邊說邊往石碑上撞,被追上來的村民們拉住了,滿臉是血的唐春耕直挺挺地躺在村民懷裏,幾個村民對著唐春耕大聲呼喚著。

39.鄱陽湖湖麵(日,外)

(空鏡)碧波蕩漾、水天一色的湖麵,雁鳥騰飛,漁帆點點。

40.縣醫院,夜,內(中年男1人,青年女2人)

住院部病房裏,唐春耕頭上纏著紗布,雙目緊閉地躺在病床上。方星濤和夏蘭英坐在床邊,一個護士在換點滴。

夏蘭英把方星濤拉出了房間。

41.縣醫院大門(夜,外)

劉二柱和三姐正在吵嘴。

三姐:“你到底走不走?人家唐老伯現在能坐書記的小車,還稀罕你這爛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