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時候,俄國的大氣候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以葉夫卡特琳娜為首的‘人民黨’的興起。
俄羅斯帝國雖然看起來十分的龐大而可怖,被歐洲視為“灰色壓路機”和“歐洲憲兵”,但它實際上卻是一個外強中幹的泥足巨人。
經濟、政治等各方麵製度都非常落後,同時政府軍隊極為腐_敗,官員昏庸無能,體製問題極為嚴重。
整個俄國內部都充滿了尖銳複雜的矛盾。
俄羅斯帝國原本從農奴製社會發展而來,雖然經過一係列改革,底層人民的生活有了一些提高,但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社會底層的人民,仍然過著接近半奴隸式的生活,社會經濟也很落後,占全國極大基數的俄國平民都在溫飽線上掙紮。
長久以來,沙皇尼古拉二世這個人雖然平庸無能,偏又窮兵黷武,對外作戰無能,國內鎮壓革命起義卻是一把好手,民間稱之為“血腥的沙皇”。
二十世紀初,俄羅斯帝國國內爆發了一係列的資產階級革命,都被沙皇血腥鎮壓。
雖然俄羅斯帝國的國家結構沒受到太大影響,但俄國的社會矛盾已經完全激化,本來就很落後的經濟更是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引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國內形勢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即使在葉雲飛的父親附身尼古拉二世後,也沒有將俄羅斯帝國拖上一個良好的運行軌道。
一方麵是俄羅斯帝國積重難返,另一方麵,葉雲飛的父親也隻是商業天才而已,治理一個碩大的帝國原本不是他的專長,預知能力什麼的,最多也隻是及時發現一些突發性群體事件,未必可以起到多大作用。
再加上他變成尼古拉二世的時間很短,一年多時間而已,在一個國家的發展周期上,近乎可以忽略。
能夠保持著俄羅斯帝國結構在持續運行,而沒有徹底崩潰,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總之,俄國國內社會現在已經亂成一鍋粥,長期處於重重壓迫之下,饑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無法忍受沉重的壓迫和血腥的統治,群眾鬥爭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幾乎四處都發生著動_亂,每隔幾天就有群體事件發生。
這種環境給了以葉夫卡特琳娜為首的‘人民黨’良好的發展土壤,與後世相比,吸收了一部分《人科主義》理論的‘人民黨’,在理論上更加先進了一點,但仍然沒有脫出原來的框架。
還是那個劫富濟貧,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革命目標。
畢竟,這真實地來源與她們這個社會階層所出發的階級訴求。
在‘人民黨’的領導下,俄羅斯帝國各地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蓬勃地發展起來。
並開始了與俄羅斯帝國上層建築直接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