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運動、表演及表演賽(1 / 1)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從生理角度上講的。拋開生理角度,就我們人而言,生命在於運動隻適宜那些身心投入事業的人。因為還有一些人處在假運動的水準上,形似運動,實際上是表演。更有第三種人是介乎運動與表演之間,擺花拳繡腿的架勢,玩雕蟲小技的聰明,從運動與表演之間投機取巧,收雙重的實惠。

投身體育的人,以運動作實現生命價值的支點,無論曾與多少成功的機會擦肩而過,最後卻依然是老樣子,不管心裏多麼難受,但總有一點是可以自慰的———我努力了。在事業的生活的競技場,許多人一輩子都在瞄準一個或多個衝刺線,但始終都沒能接近。在登往珠峰的道路上,山腳下或半山腰倒下的勇士也有很多了。這些勇士可以激勵那些把全身心投入事業並孜孜以求的人們走向生命的輝煌時刻。

一個人如果一旦用運動的哲學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又是那樣的盡心竭力,就會永遠與短暫的喜悅和因為路途遙遠而帶來的痛苦做伴。馬克思讓勞累過早地耗盡了他的精力。溫森特·凡高攀上巔峰付出的代價是勞動得太苦以至於精神崩潰,但即使在他如癲如狂中他還是不滿足,這種不滿足竟使他認為自己無能,是廢物,自己了結了自己的生命。托爾斯泰生前就以其卓越的思想在俄羅斯土地上樹起了一座豐碑,但他一直到古稀之年仍不滿意自己,為自己沒能像救世主那樣把人類從苦難中引導出來而苦惱。因為義無反顧地獻身科學而英年早逝的科學家,在中國曆史上,在世界科學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我們的國度裏這樣高頻率地出現。固然有物質保障跟不上的原因,但於他們從一開始就忘我地勞作關係更大。這樣的現象在平庸者眼中是蠢行,在玩生活的人們眼中是憨大。如果客觀公正地評價,最好是用那句“重要的是參與”來論定,他們把生命裏發的每一星光和熱都投向了社會的進步。

世界是個舞台,人生是遊戲的說法幾乎把文學理論家關於文學的起源———遊戲說給翻了個底朝天。理論家說文學源於用遊戲的方法對生活的複製,有了真實的狩獵,才有了表演狩獵的舞蹈,繼而又有了文字的描述。但在現在,許多沒受此理論傳染的人,卻很會粉墨登場演生活戲。看前麵載歌載舞,眉目傳神,看後麵一座空城,不過一陣過場戲而已,虛張一陣聲勢,鳴金退兵,班師回朝。此之謂不可不認真,亦不可太認真,重在把握表演的火候。在一篇《縣委書記》的小說裏,將卸位的縣委書記推薦組織部長接位,省委書記對這位部長的看法是“他這人最大的缺點是他沒缺點”,這大概是火候沒把握好被內行看破了。

運動的人靠毅力、信念,勇猛向前,表演的人拿銀樣蠟槍頭挑滑車,此二者讓聰明人一看就知道有利有弊,前者要累得吐血,後者有被拆穿之虞,於是來了取長補短的折中,既要上場,還不較真,不可深入最能淺出,虛實相間,真假混同。若有必要那就下馬看花,但那是逢場作戲。很用心地揣摩人的心理,你喜歡玩花的,我便把爛鐵片子舞得水潑不進去當刀使;你喜歡真格的,我便不惜流一身臭汗猛劈猛砍,演出了花樣,賽出了水平。好啦,列位,有錢的幫個錢場,沒錢的幫個人場,本人該收獲了,就衝著剛才的那一手絕活,你看著辦吧。

運動員以智慧、體能和技藝展示自我,演員以逼真的摹狀貫徹別人的意圖,既運動又表演的呢,以其雲譎波詭在真假虛實間穿棱逡巡。於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平衡在人群中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