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疑似個案在廣東的出現,讓中國人的驚懼之弦在鬆弛不久又繃緊了。驚恐之下便磨刀霍霍向果子狸,原因很簡單,果子狸攜帶的SARS冠狀病毒的S基因和廣州“非典”病例中的S基因序列高度同源。
人殺動物總有其道理,將麻雀列為害鳥,殺也就殺了,後來又理論說麻雀是益鳥,便不殺了,再後來麻雀又被人作為野味嚼啖,它又有了滅種之虞。那果子狸呢?就說目前廣州市麵上那一萬多隻吧,有哪一隻是自己活得不耐煩了跑到人類後廚的?現在人吃出毛病了就要在攝氏200度的高溫、5公斤的壓力下將果子狸化為漿體,徹底消滅。
再退步來說,SARS被果子狸、獾、貉們攜帶和傳播,那也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呀,沒聽說“非典”正在折磨果子狸、獾、貉們。這中間就有一個聯係———人類那張貪吃的嘴。你管好那張貪吃的嘴不就完了嗎?果子狸何罪,你要斬草除根?早在去年SARS冠狀病毒麵目被初步看清之時,果子狸就被疑為病毒攜帶者,那時,別說吃果子狸,見上一麵果子狸都恨不得把自己撂到消毒水裏泡上三天三夜,把五髒六腑再洗涮幾遍。那時候,中國人多講究衛生啊,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飯前飯後便前便後洗手,連吃飯也開始分餐了,說話不衝著人唾沫星子亂濺,公眾場合咳嗽定招來白眼……可後來呢,又聽說果子狸不攜帶SARS,好家夥,恨不得連果子狸的毛皮都當美味。就在最近一例非典疑似病例出現時,有媒體記者在廣州野味餐館見到的景象是食客屁股剛坐定就在高叫:上果子狸!此情此景竟是普遍。
非典出現了,竟然不是對那些貪吃的嘴進行法律約束,反而要置果子狸於死地,這是果子狸的悲哀還是人的悲哀?直到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給我們找出“非典”百分之百的病毒宿主,沒有研製出疫苗,果子狸之死,根本就是死在了人們對自身危機的轉嫁上,人為而死。
這幾日新華社有消息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繼續執行防治SARS藥物的各項特殊審批措施,確保“快速審批通道”暢通無阻,以保證更多的防治SARS型肺炎藥物早日批準上市。目前已有四個防治SARS診斷試劑獲準上市,兩個預防SARS藥物進入臨床總結階段,三個防治SARS藥物獲準進入臨床研究階段,SARS病毒滅活疫苗的注冊申請已於2003年11月21日被正式受理並進入“快速審批通道”。
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正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