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老規矩不靈了 新規矩在哪裏?(1 / 1)

2000年7月9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戰鳴金收兵,塵埃尚未落定,全國各地不斷爆出驚人消息———高考舞弊此起彼伏!

其實,這最後一塊淨土早已不淨。過去就發生過一個縣的高考成績不作數重新考試的事情。高考舞弊,這對中國的莘莘學子來說,不僅悲哀和恥辱,而是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公開剝奪,是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十多年寒窗苦讀的踐踏。中國的應試教育僅從高考舞弊來看,應該是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了。正是有了所謂的“標準答案”,才讓今天的大規模舞弊有了可操作性。那種刻板的暮氣沉沉的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學考試,與工廠裏的那些選料工具何其相似,於是就有了今天隻需把傳呼機上的阿拉伯數字依次換成ABCD就可以了,反正閱卷機器又不理會答卷機器是何等模樣的。

高考舞弊,無一例外,都是師生勾結,再加上場內場外那些“跑龍套”的有意無意地“不小心讓人鑽了空子”,才使得這種行為能夠善始善終。每一位老師在教書時無不以師道尊嚴為榮,以道德楷模為己任,而到了關鍵的考試時刻卻道德掃地、法律意識掃地,幹起了“槍手”的活計,真叫人無法評說其行為。大概隻有一個說法能夠成立———平時的行為全是裝的。

這些話說來可能有損師尊,且按下不表。那麼,公平、公正、公開的高考良機何時才能普遍光顧到每位考生呢?能而優擇,才是未來的出路。這無疑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好辦法,有利於激發民族的創造力。然而接下來的難題,同樣使人撓頭:能而優擇,就意味著主觀題要出得多,要從自由發揮中看出優劣高下來,問題是“能”有沒有標準?如果僅以閱卷老師的認知水平和欣賞水平來確定考生的優劣,那是不是又要亂套了?

高考,你真是一把不好確定的尺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