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菜並不豐盛,一個燉湯,三個炒熱菜,都很是清淡,還有一盤下酒的炒花生米,老夫人道炒花生米是葉老下酒必備菜品,當年知青下鄉吃的少有一盤炒花生米下酒便是最愜意的生活了,後來回城了也忘不了當初的苦中求樂的甜頭。商卓遠先陪葉老喝了五錢(半兩)尖著筷子撚了一顆炒花生,入口表麵裹著的一層鹽讓其酥脆無比,有當年在家鄉吃到的味道,不知道怎麼命名但是想來城裏人是吃不來這粗糙的東西,這味道應當叫做“土氣”方才名副其實的了。
老夫人很是喜歡這年輕後生,因為便是自己子女來看老倆口未必會到廚房幫自己的忙了,便急忙給商卓遠盛了一碗老鴨湯,說這東西是到鄉下買來的老土鴨,又加了多味中草藥,自己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來頓,要商卓遠一定要多吃一點,如今農村裏到城市打拚的孩子老實不容易。讓商卓遠很是感動,一時興起又陪著葉老喝了幾杯,這西鳳酒雖然在外地沒有什麼名頭,但是入口純,味道在厚重中又有一絲江南水鄉的小女人味,果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酒也該是如此。老夫人不要老頭子多喝,說歲數大了喝太多了對生體終歸是不太好,而葉老的酒量卻並不滿足於這點酒,但是還得聽自己夫人的,況且好酒也得能夠多喝幾次。一頓飯吃的其樂融融,如一家人搬,讓商卓遠很是感動。
飯後商卓遠定要幫著老太太收拾了碗筷才來到葉老書房,葉老的書房比客廳的書更是多了不少也珍貴了不少,其中又好多都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版本,還有好多線狀的書籍,讓商卓遠是大開眼界,在葉老的允許下抽了一本59年中華書局第一版的《古文觀止》隨手翻開一頁,是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此篇散文以駢句為主,間有散行,寫得很深漂亮很是瀟灑。商卓遠最是喜歡其中的“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其意不過叫人早些行樂,不要到了後來光陰無幾空傷懷。葉老問道“你到是喜歡看書,你最喜歡其中的句子是什麼啊?”商卓遠如實答道,葉老笑笑“隻是如今這世道明白這一點的人或許不少,,但是真要能做到的卻是沒有幾個,就是我這年入古稀的老頭也沒有看穿這世間的俗塵。‘人生若夢,為歡幾何’”
“葉老您是憂國憂民,年入古稀依然再為國家的未來培養著人才,當為後輩楷模。”商卓遠拍著馬屁。
“你就不要拍馬屁了,我是隻不希望我國的傳統建築工藝在我這一輩便傳承不下去了,隻是而今我國無論哪個行業都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建築業也逃不掉這命運,讓人感慨,魯班祖師爺永遠也不會想到2000年後的今天,他的那些個行頭已經吃不了好飯了。”葉老歎息道。
“我國古代建築工藝失落不假,但是總歸還有一輩人在傳承著,我相信在將來我們的工藝將會在世界建築中再次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