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神秘勢力(1 / 2)

李隆基將謠言之事交給楊釗和駱修文分別處理,楊釗此人擅長的不過朝堂陰謀、斂財之道,這讓他去查案似乎有些難為他了。

而且,皇帝的旨意很明確,不能查明者會受處罰,所以,為求自保這位權相估計會無所不用其極,不知又有多少人將蒙冤入獄了。

作為集賢四公子之一的駱修文,無論才學,還是智力都遠勝於楊釗,所以,理論上勝者應該是駱修文。

當然,這是在雙方都保持節操的情況下。

謠言四起讓駱修文和李元也很意外,原本他們也想借天生異象之事大做文章,不料,卻被他人搶先一步。

這幕後黑手究竟是什麼人,他散播此等謠言的目的何在,莫非有人也在密謀對當朝皇帝發難,若真如此不知是敵是友。

一個月後,楊釗依舊未能查出幕後的造謠者,未免責罰他便指示屬下抓了一些不識字的物質百姓充數,騙他們在認罪狀上畫押,如此卑鄙的行為也就楊釗之流可以做得出來。

楊釗一無所獲便胡亂抓人充數,駱修文則恰恰相反,他已經知道幕後黑手是誰,知道幕後隱藏的是一股什麼勢力,可是,基於利益考量卻選擇了故意隱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半個月後,消息傳來,南方再現官員被殺慘案,一個月內徐州、揚州、杭州三地的重權者相繼被殺,皆是一家老幼婦孺無一幸免。

坐鎮揚州的淮南節度使陳逸之也於府中遇刺,幸運的是他隻是左肩中了暗器,並未傷及性命。

天寶十載的南方眾官員被殺大案仍未告破,如今江南官場又現慘案,且遇害的官員又是終於集賢公子派的人。

而且,這一次集賢四公子之一的陳逸之也險遭毒手。

消息傳至京城,朝野上下議論紛紛,認為此次官員遇害案與當年之事如出一轍,多半乃集賢公子派的政敵所為。

天寶十載,震驚朝野的江南大案發生後,朝野上下雖不敢名言,許多人心中都認為案件與當時的權相有關。

而今,慘案重現,作為李林甫的繼任者的楊釗便首當其衝,難以擺脫嫌疑。

對此,楊釗很是無奈,也很是擔憂。天寶十載的大案是他與駱修文共同籌劃所為,目的是將汙水潑向李林甫,而今同樣的故伎重演,而他卻成了那個中招之人。

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誰也不敢斷言此次江南案件究竟乃何人所為,但楊釗還是將第一懷疑對象指向了駱修文。

三年前他已經見識過這位年輕狀元不為人知的一麵,其用心之毒,手段之狠較之自己毫不遜色。

而今慘案重演,縱觀整個朝野,除了他楊釗之外,再無旁人與集賢公子們成水火之勢,然而這件大案卻並非自己所為,那便很有可能是對方故技重施,陷害於他。

事實卻並非如此,雖然李林甫死後,接捧相位的楊釗成了集賢公子們的第一政敵,也的確想過要將其及附庸於他的朝中奸佞鏟除,卻從未想過要用如此慘烈的方式。

楊釗會懷疑駱修文是因為他的眼界過於局限,遇害官員是集賢公子的人他便認為隻有兩種可能,一乃公子派的仇敵所為,二是駱修文故技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