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未莊評職稱的風波——故事新編(1 / 2)

人海風波千丈,世相無奇不有。

話說未莊自從鄰村九斤老太的相公七斤鬧了一場辮子風波,流風所及,莊上也曾騷動了一陣,趙太爺、錢太爺曾經把他們的比老鼠尾巴粗不了多少,而且黃兮兮的辮子,盤到頭頂上,但很快又放下,辮複原位後,倒也太平了幾時。但不出一月,趙太爺的公子茂才先生因事進城,回到莊上後,板著麵孔,儼然是塊鹹肉。他長歎一聲,對趙老太爺說:“聽白舉人說,大清亡後,確實不會再有科舉考試,我這個秀才再也不吃香了。”趙太爺聞之,連呼:“天喪我也,如之奈何!”說話間,正好錢太爺的大兒子假洋鬼子來訪,聞得此事,不禁哈哈大笑,說:“什麼舉人、秀才,皆落伍矣。不合潮流。現在既已鼎革,便應鹹與維新。國外講究職稱,譬如教授、講師、助教;研究員、助研、研究實習受;高級工程師、工程師、技術員等等。有此頭銜,處處受人尊崇。我看我們未莊可為天下先,立即籌建學術委員會。”趙太爺聽不明白,忙皺著眉頭問:“什麼學術?是學歧黃術,還是學煉丹術、魔術?”假洋鬼子連連擺手,說:“no, no,學術是學而有術之意,有大學問,並且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格進入學術委員會;有了學術委員會,便可評定職稱了。”趙太爺父子,均點頭稱是,拍掌叫好。說辦就辦,他們精心策劃後,派趙白眼四處聯絡,特邀白舉人任未莊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趙太爺任主任,假洋鬼子任副主任,並特聘魯鎮成天講理學的老監生魯四老爺和鄰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居然知道黃忠表字漢升以及馬超表字孟起的《三國誌》專家趙七爺等人,擔任委員。接著,又讓趙白眼拿著一摞揭帖——類似大革文化命年頭的大字報——在四鄉八鎮張貼,凡學而有術者,皆可申請評定職稱。國人傳統的特長之一,便是起哄。不少人還不明白職稱是什麼回事,便紛紛提出申請。趙太爺、假洋鬼子等將名單略一過目,都不約而同地鼻子裏哼的一聲說:“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遂將大部分申請表扔到牆腳。

第一次學術委員會如期舉行。白舉人擺譜,不肯到場,也隻好由他。首先是評定在座諸委員職稱,18人,隻要過三分之二票,即得12票,就算通過;各人可投自己的票。結果,16人皆順利通過,成了教授,皆大歡喜,隻有假洋鬼子和趙秀才均各得5票,自然不能通過。何以故?原來,此二人平素互相瞧不起,假洋鬼子一貫攻擊趙秀才是“秀個卵脬才個屁,純屬瞎混,連A、B、C、D都不認識!”趙秀才則常常散布假洋鬼子不學無術,把唐人張繼《楓橋夜泊》詩的頭一句念成“月落鳥啼霜滿天”,連烏鴉和鳥都分不清,還汙蔑孔夫子所以又稱孔二先生,是因為他有二個球,是可忍,孰不可忍!學術委員會的多數人,都覺得這二位討人嫌,故不肯投票。但趙太爺既是主任委員,見兒子落榜,豈甘罷休?遂提議對趙秀才、假洋鬼子重新投票。不料連投四次,仍各得五票。假洋鬼子大怒,說:“算了!不必再投了!我不會打籃球,但在紹興學堂的球場上,投了四次,也投中一個。現在諸位連投四次,卻一個未中,真是活見鬼了!我也不在乎。我不但是東洋學士,還是英國萊頓大學、美國烏托邦大學碩士,最近爪哇國還邀請我去講老子的《發昏章》呢!”最後,還是魯四老爺咳了一聲,說:“一人向隅,舉座不歡。我提議委屈一下兩位大名家,先當副教授,不必再投票了。”眾人都說好,一場風波總算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