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為政慎之,以不變應萬變,不變者老皇曆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手國也,盡心盡責矣!然民怨仍多,誹謠流布,何也?”
孟子對曰:“王每自頌,何必?路有饑民,群臣競爭誇盛世,史官更閉目鼓吹盛世修史,民甚厭之耳。”
孟子曰:“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巨室之所言,皆恭聽,連稱重要;巨室犯法,不與民同罪。”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導師。”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故仍執國柄。”
告子曰:“食色,性也。”
孟子曰:“侯之門,仁義存;執權柄,食色興。”
孟子曰:“權,我所欲也;錢,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錢而取權者也。有權而無錢者幾希。”
孟子曰:“盡信國史則不如無國史。吾去偽存真,僅得二三而已矣。”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像煞有介事。”
孟子曰:“天欲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厚其臉皮,峨其肚皮,自頌不疲,九死無悔。”
2003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