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素如簡的快樂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於喧囂的冗雜中保留一份從容,於塵緣的浮華中保留一份純淨,那麼生活中也許就會少一份煩惱,多一份快樂。
柴靜是一個很安靜恬淡的人,她向往幸福,卻又能對幸福進行深刻的剖析。她認為隻有在失敗感中生活過的人,才能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因為隻有經曆過,才能學會真正的“放下”,心沉如海,才能容納更多。
工作中的柴靜,常常不喜歡將自己的誌向掛在嘴邊,而是喜好以一種沉靜坦然的姿態去接近自己所定的目標。剛進央視的時候,柴靜每天都會四處打電話爭取采訪機會,做很多獨家的專題,甚至一個人在機房編片子到淩晨三四點,出來時大衣鎖在了機房,卻仍穿著毛衣在大冬天給導播送去片子。導播說帶子有問題,要換,柴靜又顧不得自己受傷的腳,一步步走回去。這麼做的目的,隻有當時柴靜自己心裏最清楚,或許是為了讓領導和同事能夠接受她,又或許是想讓自己手裏的新聞能夠變得有價值。
苦和累,對柴靜來說不算什麼,她總能用一種淡然的姿態去麵對生活施與的苦難。在受邀參加搜狐聊天室網聊時,有網友問她:“你的人生信條是什麼?”柴靜說:“你說的是中學時代往日記本上抄的格言嗎?”在工作中,她鮮明的采訪主持風格總是最令人難忘的。曾有人問她:“你是怎麼保持自己風格的?”她反問:“你是怎麼保持呼吸的?你不會自覺,因為它就是那樣自然地存在著。”
柴靜的心是溫和而平靜的,因為心無塵雜,才能讓誌向變得更加明晰和堅定,才能用一種從容的態度去對待命運的苛責與無常。剛在夜間頻道做電台主持時,柴靜心中充滿了歡樂。即便播音室十分小,而且每天的夜間播報十分累,但是在最後沉穩的廣播音樂聲中,她在自己的椅子上舒展疲憊,仰頭看到頭頂那盞小小的燈時,她卻說:“從第一次坐在這兒,我不興奮,也不擔心,卻心裏妥當——就這兒了。”
盡管如今的柴靜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她依舊還存有許多的夢想,雖然她明白這些都需要時間。她說:“夢想是和職業無關的,而是接近一種生活方式的定位:能做喜歡的事情,譬如攝影可以去記錄一些流逝的東西;能對社會有貢獻,不是出於職業的虛榮心;能作為一個純粹的人來生活,不僅僅是女人或者主持人;可以擺脫性別角色、職業身份的阻滯,擁有自己的自由。”
“現在對於我來說,最為重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判有沒有變化。虛榮對我來說形同虛設,我從來不認為在央視做新聞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這種淡看名利,淡看世俗,也無所羈勒的態度,讓柴靜的內心反而變得更加豐富起來。
對於現在的自己,柴靜比較滿意。柴靜說:“慢慢來吧,我覺得我以前訪問過的很多名人都失去了普通人對於生活的敏銳度和對於美的感受能力。所以我們要珍惜才好。”或許,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點,柴靜才會在繁忙的工作中留給自己一片寧靜。她喜歡閱讀和寫作,於是在博客上,我們能關注到她細膩的文筆。柴靜說,如果將來有一天不做采訪和主持了,她希望做攝影師,當然,閑暇時還可以寫些自己喜歡的文字。
心中存有一份寧靜,才不會困於喧囂的市井。遊離飛逝的光陰荏苒,喧鬧過後靜守清然。在過往的辛酸隱痛中,拈一朵塵緣的花,在這個人生的多事之秋,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