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草地被羊群吃光了,年老的過世了,基本上就地就這麼埋了。在一百多年前,流行用石灰撒墳,因為白色好看,還殺菌,屍體保持時間長,很容易出幹屍。你二叔他們車上石灰味大,就是為了適應這個味道。拿到貨,靠味兒就知道大概是什麼年代的。”
說話間,他從旁邊拿出個小油紙包著的東西。打開後,我定眼一看,是個造型很奇特的燈盞,隻有手掌大小,上麵是個小姑娘,端著燈撚。
爺爺說:“你聞聞看,能聞出什麼?”
我把這個燈盞靠近鼻子一聞,果然有股似有非有的石灰粉味傳進了鼻子。我說:“嗯。爺爺,有呢,很淡,還有銅的味兒!”
“嗯。這個作假不來的,作假的石灰味為主,銅味為輔,而真的東西,石灰味和銅味是一樣的,還帶有些許土星子味!”
“可是爺爺,我還是不會看墳啊!”
“嗯。這是一種感覺,你大概猜到幾百年前有人在這兒住,隻要你能想到他在這兒住的理由,就能找到他的墳!還有一點就是定位。幾百年的土疙瘩,肯定沒有墓碑了,隻有土疙瘩。有錢人的土疙瘩都大,墳和周圍的環境有不協調的地方。比如說今天這個墳,你看看周圍一馬平川,而唯獨多了這麼個土包。”
我透過車窗,四下望去,果不其然,真是隻有這麼一個孤零零的小山包。我好像明白了些什麼。這時,爺爺又說:“這在百年前可是好地方,草多,地方平,你看那邊的坳口,他們就住那兒,背風,羊跑哪兒都可以看到。這家人能找軍士陪葬,看來當年身份還是不錯的!可惜人走得快!應該草沒吃完,就走了。”
我大吃一驚,“啊?這都能看出來?”
爺爺有些得意,說道:“你看!那處坳口還有塊水泡子,如果當年草吃幹淨了,這塊地方不可能留住水的,早成戈壁灘了。隻不過,這水泡子越來越小了,差不多也到頭了!”
我再次震驚了,問:“爺爺,為什麼這麼說呢?”
爺爺說:“他們埋人有一點和我們差不多,都講究方位,隻不過他們是坐西朝東,我們是坐東朝西。他們還講究依山傍水,他們挖了離水最近的地方做墳,又很旱,人就保存得比較完整了。”
“哦!爺爺!爺爺!還有……”
爺爺笑了笑,閉上眼睛開始養神,說道:“孫兒!你要知道的還多著呢,爺爺今天有點累了!睡會兒。你去幫你叔他們幹活吧,一會兒還要趕路!”
我知趣地下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