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步下蓮台試鋒棱(1 / 3)

278、步下蓮台試鋒棱

白少流:“我要說的也就是這件事,怎麼,還需要我幫忙嗎?”

法澄:“赤瑤血肉無存,元神依托於你煉化的這張弓,本無法可解,但既然能脫困而出,老僧還是能幫一點小忙的。……白莊主,神宵雕借我一用。”

小白取出神宵雕遞給法澄,法澄信手一揮,在白少流右手的中指間切出一個細小的口子,隻流了一滴血,他同時還在說話:“我聞白莊主曾以自己的鮮血為引,入藥救治他人,此等舍身相濟之心理當感佩,恰逢你今日修成化身,可借精血一用。……其實這一招,我是受風小子前輩點化。……赤瑤拜柳姑娘為師,而柳姑娘是風小子的弟子,一飲一啄,其中自有緣法啊。”

這老和尚絮絮叨叨羅裏囉嗦,手中神宵雕淩空一挑,小白指尖上那一滴血珠飛出正落在赤瑤的眉心。赤瑤本無形體,但這一滴血卻沒有穿空而過,就像真的碰見實體那樣停了下來,然後迅速的消失,在赤瑤的眉心留下了一點胭脂痣。

“我有感覺了,真的有感覺了,我感覺到身子了!”赤瑤驚喜的叫道。

法澄搖了搖頭:“不是你真的有了身子,而是幻形有了八觸之覺。”

白少流問道:“大師,這有什麼區別嗎?”

法澄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環顧四周,在三少、清塵、連亭、麻花辮、小白等人身上掃過,微笑著問:“請問各位,如何知我有身?”

這一問問的妙,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有身子?首先是因為能感覺到,有五官的知覺和體位感覺,和外界之間有明顯的界線和區別,能夠很自然的分別我與非我。這個身子,就算你睡著了感覺不到,它也是存在的,是維持生命係統的根基。

但是赤瑤的形況很特殊,她的身子是一張弓,並不是她所幻化出的形體,從另一個意義來說,如果她有了形體八觸之覺,自己感覺就和真的身子差不多,盡管這個身子並不存在。法澄所施,仍是世間方便法門,據說與風君子有關。

這個身子是不是我?是也不是!它代表了“我”的一切所行所受,但是超脫形體之外,還有一種抽象純粹的存在,可稱之為“神”,小白修行入門,就是與清塵學的“形神相安”至“形神相合”,從這個境界再往上,就是修行所雲“神氣相抱而不離”。

聽上去有點虛無玄妙,不過每個人都可以閉上眼睛仔細想想——我們真的能夠做到形神相安嗎?我們的欲望與身子已經達成和諧了嗎?做不到,太多的人在大多數時候做不到,所以才會有修行的存在。各門各派修行入門法訣不同,但原理基本類似。

太上有雲:“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人們向往存在狀態的自由,擺脫與生俱來的束縛,提煉本源狀態的那個我。對於今日的小白來說,已在一步步做到,正如那句偈語:“看蓮台寂滅處,那便是一個我”,他修成了蓮台化身。

而赤瑤的情形恰恰相反,她要擁有一個真正的人的身子。從修行角度,也不能說這是境界的倒退,而是一個經曆的過程。也許赤瑤太卑微了,除了小白之外,沒有人真正把她當人看,隻把她當作神弓祠中的塑像或一張通靈的弓,盡管對她的態度與常人無異。剛剛在岡比底斯密室中,約格提到知道他秘密的人有梅野石、白少流、清塵、吳桐、連亭、麻花辮等六人,恰恰沒有提到赤瑤,倒不是他忘了,而是根本沒有提的必要。

赤瑤的心裏在想什麼,沒有人比小白更清楚,所以他一直在幫助赤瑤達成所願,今日見到法澄第一句話就是求赤瑤之事,而法澄正在等他來解決此事。也許不必羨慕為什麼白少流會擁有如此神奇的赤煉神弓,如果換一個人,可能神弓仍在,但世上不會有這樣一個赤瑤。

法澄的問不是簡單的問,隨著這句話眾人神識中還傳來很多信息,這是一種聲聞智慧,在座的都各有所思。麻花辮忍不住走過去伸手摸了摸赤瑤的身子,與正常的人身感覺不太一樣,似有似無就像一縷飄渺的雲煙。

“好奇怪呀,我像在摸一片雲。”麻花辮好奇的說。

清塵與連亭聞言也走到赤瑤身邊伸手摸個不停,連一邊的三少和尚也好奇的瞪大眼睛,想過來伸手摸兩把又忍住了。赤瑤向法澄拜謝道:“多謝大師賜法,隻是我感覺有些……”

法澄:“感覺有些不同?我聽聞你與白少流是一體修行,剩下的事情應該交給他了,否則今天我們為什麼要等他進門呢?……此身乃四大假合,不必厭棄也不必沉迷。”小白為赤瑤立神弓祠,借坐懷丘地氣,於定坐中一體修行,也就是說赤瑤如今的修行還離不開小白這個憑借。

白少流看了看赤瑤,招手道:“你過來。”

赤瑤邁步走到近前,低著頭臉上有羞意。小白伸手一指赤瑤,赤瑤腳下升起一朵精氣蓮花,襯托著她的紅裙黑發似雪的肌膚,宛如淩波仙子。赤瑤驚呼一聲,這次是真正發自肺腑的欣喜歡呼,一頭撲到了小白懷裏:“太神奇了,我真的有身子了,你是怎麼辦到的?”

小白的感覺就像懷抱一抹雲霞那麼輕柔,卻是一個真實的女體。他拍著赤瑤的後背笑道:“世間諸法有相通之處,海倫會的,我也可以。……這不過是我的化身神通而已,隻要你今後的修行更深,也領悟了化身之境,也就無分別了,不必再借助於我。”

清塵走了過來:“恭喜了,小白哥,這真是大自在神通啊。”

她的話中有話,小白輕輕鬆開赤瑤,向清塵道:“你應該恭喜赤瑤才對,真大自在,無所謂大神通,有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