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花
高雅的蘭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名花,以香味聞名天下。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幹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豔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豔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樸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準。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曆史。
中國人曆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征,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竹 林
想不到吧,小小的竹筍竟然能長成枝幹高大、枝葉茂密的竹子!而且,竹子還是熊貓最愛吃的食物呢。
竹是高大喬木狀禾草類植物。記載有70餘屬,1千多種,但其中許多是同物異名。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竹的地上莖木質而中空(我們稱為竹杆),它是從竹的地下莖(根狀莖)成簇狀生出來的。
最矮小的竹種,其杆高10至15厘米,最大的竹種,其杆高達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葉片為劍形,有葉柄,幼株的葉直接從莖上生出。雖然某些種的莖杆生長迅速(每日可生長0.3米),但大多數種類僅在生長12至120年後才開花結籽。竹一生隻開花結籽一次。
竹的地下莖(俗稱竹鞭)是橫著生長的,中間稍空,也有節並且多而密,在節上長著許多須根和芽。一些芽發育成為竹筍鑽出地麵長成竹子,另一些些芽並不長出地麵,而是橫著生長,發育成新的地下莖。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長。嫩的竹鞭和竹筍可以食用。
秋冬時,竹芽還沒有長出地麵,這時挖出來就叫冬筍;春天,竹筍長出地麵就叫春筍。冬筍和春筍都是中國菜品裏常見的食物。春天時,竹芽在幹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如果下過一場透雨,春筍就會以很快的速度長出地麵
仙 人 掌
仙人掌身上尖尖的刺原來都是它的葉子,由於沙漠幹旱缺水,為了減少水分蒸發,葉子就演化成短短的小刺了。
仙人掌(學名:Opuntia stricta ),是仙人掌科,仙人掌屬的一種植物。別名仙巴掌、觀音掌、霸王、火掌等,為仙人掌科植物,世界上共有70-110個屬,2000餘種,常生長於沙漠等幹燥環境中,被稱為“沙漠英雄花,”為多肉植物的一類。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我國南方及東南亞等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幹旱地區。
鬱 金 香
綻放的鬱金香看上去就好像一個個精致的小酒杯,這種豔麗的花朵還是荷蘭的國花呢!
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屬於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草本植物,是土耳其、哈薩克斯坦、荷蘭的國花。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Tulip, Flower of Late Tulip ,中藥名稱:鬱金香《本草拾遺》;鬱金香《太平禦覽》;紅藍花、紫述香《綱目》。花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豔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它的確切起源已難於考證。[1] 但在500多年前因中亞地區的人所戴的頭巾與鬱金香花形相似,其原名Tulipa就是土耳其語“頭巾”之意。故有的專家認為它的原產地大概是在土耳其和地中海一帶。至1863年傳至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