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恩典(1 / 2)

佟家上門提親的時候,麥香已經回到了城裏了,因為中秋節要到了,萬家打發人來接麥香母女回去過節,另外,麥香的三味書鋪要舉行一個掛匾儀式,日子也讓人算好了,定在八月十八。

麥香打發人把牌匾做了三個,已經打發人往南京送去一個,剩下的兩個一個是用在琉璃廠的書鋪,另外一個是在西郊的出版社。

八月十八這天一早,麥香就把幾位股東請來了,連帶著出版社和印刷廠以及報社的所有同事都一起聚集在三味書鋪的大門口,還有養生堂的孩子們和書院的學生們,以及附近來看熱鬧的居民們,烏壓壓的擠滿了人。

“麥香,不錯,不錯,我還真沒想到你把這書院和養生堂都搞起來,一看這些孩子們就知道他們過得很好。”紀曉嵐看著孩子們臉上燦爛的笑容,衷心地誇了一句。

“這個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我不過出了一個主意,銀子可是大家夥出的。”

這個養生堂和書院都在出版社的旁邊,進門就是一塊功德碑,麥香身邊的朋友都或多或少地捐了些銀子,總共湊了有三千多兩,麥香用這筆銀子去買了一個鋪子和二百多畝地,以後就用這些租金來維持養生堂和書院的運轉,這樣的話,這個養生堂和書院才能長久下去。

“不要小看一個主意,有的時候一個看似不經心的善念往往能做成大事,這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永恩在一旁笑道。

他是真心為麥香感到驕傲,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能大把地掙錢本身就夠難得的,更難得的是她能想到用手裏的金錢去回饋社會,去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所以這樣的奇女子想不讓人欽佩都難。

“這話我同意,我這閨女的善念太多了,她一個善念也改變了我的生活,這要在幾年前,我是絕對不敢想,我的《石頭記》不但能出版還能紅遍大江南北。我以為我這輩子,也就是這樣潦倒到頭了。”曹雪芹的眼圈紅了。

“幹爹這話可不對,要是沒有幹爹的《石頭記》,我未必會想起來開一個書鋪,我一個沒有正經念過書的農家女子,能在京城開一個這麼大書鋪和出版社,也是得益於幹爹和各位的鼎力相助。所以,客氣的話我們誰都不用說了,這間書鋪是我們大家的,我希望它能一直這樣紅紅火火地傳承下去,連帶我們著我們的情誼也一直傳承下去。來,我們幾個一起來這牌匾掛上去。”麥香說道。

麥香的話音剛落,一陣掌聲響起來,麥香這才發現,帶頭鼓掌的居然是微服私訪的乾隆,這下麥香有些驚到了。一個小小的出版社掛匾還能驚動他老人家?

驚到的又何止麥香一個,永恩、弘融、紀曉嵐幾個也嚇了一跳,誰也沒想到他老人家會來,剛要走過去問好,乾隆自己走過來了。

麥香自然不知道,驚動乾隆的並不是這間出版社,而是麥香捐出的那五萬兩白銀,乾隆一開始以為麥香捐出這銀子隻是為了買懷慈一個平安,後來見懷慈走時,帶走的不單是糧草,還有好幾車的糧種,乾隆這才知道,麥香的確是想做一點實事。

這會的乾隆也想起來麥香還開了一家養生堂和書院,知道今兒是麥香的書鋪掛匾的日子,所以他特地來看看,沒想到倒是看到了另一麵的麥香。

眼前的麥香是自信的,神采飛揚的眼睛吸引現場幾乎所有人的目光,實在難以想象她才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娃。

“成日裏聽說你家有一個飯莊生意不錯,味道也不錯,不知今兒可有這個榮幸嚐嚐?”乾隆看著麥香笑道。

“求之不得,好像聽外子說過,我們正經還該老爺一頓飯呢。”麥香也聰明地沒有提對方的身份。

“既如此,現在就請老爺回城吧。”永恩是擔心乾隆的安危。

曹雪芹見永恩幾個對乾隆如此恭敬,便有些猜出對方的身份,這種場合,他是不適合出席的。

“各位,曹某還有點別的事情,咱們改日再聚,下次曹某做東。”曹雪芹抱拳說道。

有乾隆爺在,永恩幾個自然也不好留他。

倒是乾隆聽說對方姓曹,又聽麥香叫他幹爹,知道這就是寫《石頭記》的曹家後人,便看了曹雪芹幾眼。

“既是麥香姑娘的幹爹,就一起留下來吧。”乾隆開口了。

因為他忽然想起來,自己的身邊曾經也有過一位曹姓女子,才貌俱佳,溫婉和順。可惜,當時因為弘晳事件的牽連,查出她是李煦家人冒充的曹家人,怕連累到家人,也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竟然自縊死了。

時隔多年,乾隆想起那個宛如水一樣透明的女子,心頭仍是有著淡淡的心痛和遺憾,他本沒有非要置她於死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