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墨莊。
清晨,貞娘早早起床,洗漱過後便帶著小頭到了後院,正準備去墨坊那邊看看,便聽得北屋自家爺爺的咳嗽聲。不由的有些擔心,便先進了廚房。
趙氏也一早起來了,這會兒正跟著道婆和馬嫂在廚房裏,此時道婆和馬嫂張羅著早飯,而趙氏則蹲在一邊的小爐邊熬著梨膏糖。
貞娘便探頭進了廚房,問道:“娘,爺爺又開始咳了。”自家爺爺這咳嗽是老毛病了,以前比這還厲害,後來家裏生活好了,請了大夫調理,又將養了一段時間,倒是好了不少,隻是這段時間,因著要研究李家四合墨的事情,爺爺一切親力親為,便是那煙料,都是他自個兒帶著幾個人燒出來的。
他那咳嗽的毛病根本就見不得煙,因此的,這段時間那咳嗽就嚴重了起來。
“可不是 ,昨晚咳了一宿呢,這梨膏糖是文謙從京城弄來的,聽說對咳嗽好,我這不一早就起來熬了。”趙氏道,隨後又衝著貞娘說:“貞娘啊,你也勸勸你爺爺,他那身體碰不得煙的,以後別讓他進墨坊了。”
“娘,你又不是不知道爺爺的脾氣,他********的就想把這四合墨研究出來呢,好參加明年的貢墨競選。我都不曉得勸多少回了,也沒一點用處,再說多了,爺爺就給我發火了。”貞娘亦是有些無奈的道,自家爺爺就這脾氣。
“你爺爺也真是,這四合墨的事情,能弄出來是好,但弄不出來也不要這樣拿命去拚,就算是要爭貢墨,咱們也不是沒有好的墨品,還非得四合墨呀。”趙氏不由的嘟嚷了一句。
“你懂什麼?貞娘弄的那些都不是真正的李墨,咱們李家要爭貢墨就得用李家的拿手墨品。”這時,李老掌櫃的披著衣服走了出來,一臉嚴肅的道。
聽得老爺子這話,趙氏自不敢在多說了。
“這回你程三爺爺算是給李家爭得了一個好的形式,咱們千萬不能錯過。”這時,李老掌櫃的又轉臉衝著貞娘道。
“爺爺,我明白的。”貞娘自是忙不疊的點頭,心裏倒是打定了主意,不管如何,這段時間,她得注意著爺爺一點,照顧好他的身體,若是爺爺再不聽,就讓爹爹把爺爺送回徽州去,有奶奶盯著,爺爺能聽一點。
隨後貞娘就扶著爺爺在一邊坐下,侍侯他洗漱。
這時,小丫領著羅家的平安嫂進來了,那平安嫂一進門,就將手裏的兩個還溫熱的雞蛋塞在趙氏的手裏:“嬸兒,家裏的蘆花雞剛生的雞蛋,新鮮呢,給老爺子補補。”
平安嫂是秉承著羅文謙的吩咐,有空就到李家多走動走動,另外平安嫂也是打著心思,家裏的小子以後肯定是要靠著文謙的,貞娘是文謙未來的媳婦兒,她跟文謙說不上話,便存著心思多跟貞娘家這邊走動走動的。
而趙氏想著女兒以後嫁進羅家,也要是靠著羅家這些妯娌幫襯著點,因此的也樂得跟平安嫂走動,至少可以更多的了解羅家那邊一點。
一來二去的,平安嫂跟趙氏倒是越來越相和了。
因此,趙氏倒也沒客氣的收下了雞蛋,這時,平安嫂又拉了個凳了坐在趙氏身邊,拿了把扇子幫著趙氏扇爐子,然後一臉神叨叨的道:“嬸兒,你聽說了嗎?田家那姑娘跟徐家三公子定親了。”
“真的假的?怎麼之前沒聽到一點風聲?”趙氏一愣的問。之前徐家看上貞娘那會兒,還沒怎麼著呢,風聲就傳了出來,怎麼這會兒兩家都定親了,還沒一點風聲呢?
趙氏又哪裏明白,之前是徐家先看上貞娘,但徐家那樣的門第,自不可能做“折節下交”的,因此才放出風聲,為的是讓李家先上門。
而如今,田家這邊卻是田家先上門,那在親事未定之時,徐家自然要先捂著,如今親事定來,再過兩天,大家就能知道了。
“是真的,還是王家的姨婆幫忙牽的線,聽說田家給了王家姨婆好一份大禮呢。風聲還沒傳出來,估計著也就這幾天,大家差不多就要知道了。”平安嫂道。王家姨婆算是如今羅文謙比較近的一個親戚了,雖說因著上回王家姨婆來幫田榮華說話鬧的個不太愉快,但對於王姨婆,羅文謙也還是比較尊重的,隻是羅文謙跟王家關係不好,自不會上王家的門,因此的,暗裏還是讓平安嫂有空時去王家看看王姨婆的。
平安嫂是昨天去王家探望王姨婆時才聽到這個消息的。因此一大早的又來跟趙氏八卦上了。
“哦,那倒是要恭喜田家了。”趙氏道,雖然徐家自家不稀罕,但不管放在誰的眼裏,田家這門親事是攀的高了,傳回徽州,不知要羨慕死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