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貞娘便一早去給七祖母請安。
李老夫人見到貞娘十分高興,又拉著她的手問了關於申家那批墨的事情,貞娘自是一五一十的說了清楚。
“好,好,有申大人的墨評,這回貢墨咱們的把握就很大了。”李老夫人道。
一邊的陳氏自也是應和著:“可不是。”那看著貞娘的表情也很高,昨天天孫氏回來,把孫文傑的事情跟她說過了,不管怎麼說,這丫頭,做事端是穩重。
而說到貢墨,貞娘便又把李氏六合三才墨的構思跟自家七祖母說了說。
“好,若真能製成這個六合三才墨,那這回貢墨非李家莫屬。”李老夫人眼神著堅決,這回,田家那邊休想再走什麼歪門斜道,否則,拚去這條老命,她也定要討個公道的。
如此,接下來幾天,貞娘便同李老掌櫃兩人一頭鑽在墨坊裏。
所謂六合三才,其重點自然是在合墨對膠之上,膠既是粘合劑,同時,膠的氧化對於墨來說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化學作用。
一般來說,新墨的斷麵幹枯,如此,字跡也就顯得暗淡無光,隻有擺著七八年後,那墨色才能有好的表現。而老墨的斷麵光亮潤潔,寫出來的字墨色十分黑亮,這裏麵就是因為墨裏麵的膠經過時間的氧化而造成的。
當然,高品質的新墨同樣也能達到老墨這種效果,那麼,怎麼來的?就在這個對膠之上。
其重點其實就好比和麵一樣。
貞娘還記得後世時,她喜歡吃她奶奶做的手杆麵,而手杆麵自然要自己和麵。和麵的時候,若是一次和成的話,那煮起來的麵條就容易糊,貞娘還記得她奶奶當時和麵的情形,常常是把麵和成團後,休息一下,過一會兒再和,再休息,再和,如此,那麵煮起來就十分的勁道。
和墨裏麵的對膠亦也是這個理,一合,二合,三合,四合,乃至五合,六合,其目的也就是通過對膠和墨,即使得膠於墨充分的融合,同時也加速膠的氧華過程,另外還可以用老墨為引,起到一個媒介做用。
比如蘇軾用高麗墨製再和墨時,就是用了潘墨做引。
當然,整個和墨過種中的溫度,時間,都是極有講究的。
總之,這些天,貞娘跟自家爺爺待在墨坊之內,由李老掌櫃和墨,而貞娘就是盯著溫度和時間,每一合要試各種溫度和各個時間段,那眼睛是眨也不敢眨一下,如此,直到臘月二十三,李氏六和墨才大成,而接下還需融合潘墨和羅墨技法。
“我們繼續。”李掌櫃躬著背,咳著聲的繼續道,竟是一刻也不休息。
“爺爺,明天就小年了,咱們還是休息幾天吧,等過完年再試,也不差這幾天,我這可有些吃不消了。”貞娘一臉哀求的道。
其實她倒是無所謂的,本也是一個墨狂,便是再接著一個月也能扛得住,可她扛得住,她爺爺卻是扛不住了呢。
墨坊裏熬膠本就是煙火氣重,爺爺這段時間咳的越發的厲害了,尤其那臉頰子,越發的紅,老人家這臉色太紅可不是好事,這是肺病加重的兆頭啊。隻是她如果直接勸自家爺爺的話,爺爺肯定不聽,所以,她便說自己吃不消要休息了。
聽著貞娘這麼說,李老掌櫃哪裏還不明白自家這孫女的心思,也確實他感覺最近身子骨實在是有些熬不住了,休息一下也好,於是點點頭:“成,那就休息。”
隨後想起什麼似乎的道:“對了,文謙說明天讓人送年節禮過來的,聽你爹說的那口氣,似乎明天的排場小不了,我正好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