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
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黨的十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再次重申:“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與思維領域的客觀規律,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十分嚴整而徹底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科學反映和體現。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就不會有中國共產黨,就不會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不會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勝利。曆史實踐證明,隻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我們黨的思想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才能使黨始終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成為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者,成為引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人類最美好的共產主義社會製度而奮鬥的堅強領導核心。隻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我們黨的思想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才能使黨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正確認識和掌握社會發展規律,在錯綜複雜的鬥爭環境中和各種困難的條件下,科學地分析客觀形勢,正確地把握現在、預見未來,從而製定出切合實際的、科學的綱領、路線,確立正確的奮鬥目標和政治方向,推動客觀形勢向有利的方向發展,不斷把革命和建設事業引向勝利。隻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我們黨的思想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才能使黨始終堅持用共產主義思想教育黨員和人民群眾,抵製和克服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封建殘餘思想和其他非無產階級思想的侵蝕、影響,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使我國人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準備條件。
黨的思想建設是黨建的基礎
黨的思想建設在黨的整體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列主義的革命理論和革命風格建立起來的、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發展的、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目標而奮鬥的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建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包括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製度建設等方麵的內容。這些內容對於黨的整體建設、黨的工作和黨的活動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忽視哪一方麵,都會給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帶來嚴重的危害。但在黨的整體建設中,思想建設是關鍵,它貫穿在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麵,是整個黨的建設的中心環節,為黨的政治、組織、作風和製度等各方麵建設提供思想基礎和思想保證。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也是聯係群眾的橋梁。黨的綱領路線的貫徹執行,黨的各項工作的落實和政治任務的實現,都離不開廣大黨員的努力奮鬥。而廣大黨員的先進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保持與發揚,來源於無產階級世界觀和高度的共產主義思想覺悟,這就需要在黨的建設過程中始終把進行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總之,黨的思想建設的實質是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領導,這是黨的建設的靈魂和基礎,是黨的建設的根本環節,也是完成黨的各項任務的思想保證。
幹部的思想進步是一切工作進步的樞紐
即黨的幹部思想進步對於做好黨的各項工作的重要性,是1944年譚政在《關於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中提出的一個論斷。《報告》指出:“幹部思想的進步是一切工作進步的樞紐,隻有在幹部思想有了進步之後,工作的進步才是真正可靠的進步。而如若離開思想進步去求什麼工作上的進步,便必然隻會是表麵的與形式的。”這一論斷,深刻地說明了幹部端正思想路線對於做好黨的各項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黨的基本路線能否得到順利的貫徹執行,決定的因素在於黨的幹部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的努力,而幹部的努力程度如何,關鍵又取決於他們自身的思想路線是否端正,是否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優良的思想作風。隻有幹部思想進步,才能充分發揮黨的事業的骨幹作用、黨聯係群眾的紐帶作用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力軍作用,帶領和引導廣大黨員以至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黨的基本路線而團結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