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毛筆(1 / 2)

對於這幅畫的不怎麼好看,也沒有什麼意境的畫,木瑜真看不出它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這幅人物畫啊,是明代張路所畫的《騎驢圖》。”這個時候,店裏也沒人進來逛,導購很耐心的和木瑜解釋。

“《騎驢圖》?我好像在不知道哪個博物館見過來。”木瑜邊說邊想著在哪裏見過。

“張路的《騎驢圖》共有兩幅,隻不過眾人隻知道收藏在故宮博物館的那一幅。”導購微笑著解說。

“對對對,故宮博物館,我確實是在那裏見過。”木瑜一下子就想起來了。

他現在的精神可是遠超常人,不僅僅回憶起哪裏見過,還記起了當時帶路的人的介紹。

“張路的《騎驢圖》,圖中老者穩坐驢背,悠然自得,驢子快步嘶叫,耐人尋味。”木瑜咂咂嘴繼續說道,“人物衣紋線條簡練而又瀟灑流暢;小驢用墨筆直接以沒骨之法寫出,造型準確,神態生動。畫雖簡逸卻更見功力。”

木瑜把之前記起來的介紹重複說了一次。

“先生您懂的不少。”導購微笑著說道。

木瑜當然知道隻不過是恭維。

“我比較喜歡配這幅畫的詩,暇來訪好友,山外鬆壑鳴。閑雲淡野鶴,逍遙怡然歸。”導購輕輕念了一句。

“我似乎感受到了這幅畫的意境,真不錯。如果我想拿走這幅畫,需要多少錢?”五百人文之氣,值得木瑜出手了。

“八十萬。”導購員說道。

“八十萬……“木瑜輕輕重複一句。

這個價錢有點貴了,不對,應該說是太貴了。

比較形成差距啊,你說,花上二十六萬就能得到兩萬五千人文之氣,花上八十萬卻隻能得到五百人文之氣。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啊。

“有點高了,那那個器皿怎麼賣,看起來挺怪的。“木瑜指著之前看過的那個器皿說道。

“這個器皿啊,距今已有近萬年的曆史了。“

“萬年曆史啊,豈不是說很值錢?“木瑜問道一聲。

導購搖搖頭道,“這個東西雖然曆史久,但其除了一點研究價值和曆史價值外就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了。如果你看上了,一萬塊帶走。“

“一萬塊,八十萬。“木瑜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一幅山水畫,十點人文之氣,需要二十五萬。

一幅騎驢圖,五百人文之氣,需要八十萬。

一個距今一萬年的陶瓷器皿,一千二百人文之氣,需要一萬軟幣。

小白的木瑜已經糊塗了,本來他覺得自己可以看到人文之氣,區區古董難不倒他,沒想到這打臉了,很響。

不過,不管怎麼說吧,既然要進這一行,肯定是要交學費的。

“這個陶瓷我買了。“木瑜指著那個奇特器皿說道。

“好嘞,請問是刷卡還是現金?“導購露出招牌式微笑。

“刷卡吧。“木瑜把自己的卡掏出來。

現金交易過後,導購找了一個精美的盒子幫木瑜把陶瓷放進去。

“本店內部還有精品區,先生你要去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