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思遠一家被滅時,藤濟趕來相救,隻可惜對方人多勢眾,自己當時又年紀尚輕,無法挽回局勢,隻能趁亂救走了諸思遠的一雙龍鳳胎兒女,諸念於和諸念清。隨後兩兄妹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因為很多人發現諸府並沒有《葩賦》,而同時他的一雙兒女都不見了,大家便順理成章的認為是他們帶著《葩賦》逃走了,所以直到現在仍然有人在查找他們的下落。兩人****過著風餐露宿,隱姓埋名的日子。幾經輾轉,他們終於在偏僻的小村莊……天盡村落戶了,並在這裏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百姓生活,日子很苦,每日粗茶淡飯,自然比不上從前在家裏的舒適生活,但卻很平靜,很安全。
諸念於和諸念清是諸思遠最最珍惜的人,當年由於諸夫人懷的是龍鳳胎,難產而死。諸思遠便為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兒取名為諸念於和諸念清,以紀念他們死去的母親……於清。為了孩子,諸思遠又娶了位賢妻,也就是後來江湖上廣為稱讚的諸夫人。諸夫人家境並不算大富大貴,但也年年有餘。她從小飽讀詩書,知書達禮,心底善良而且為人孝順,隻可惜因為小時候的一場火災毀了容,所以年紀不小了還待字閨中。
諸思遠妻子去世一年後,雖然為兩個孩子找了奶娘,但是孩子不可以沒有娘,所以決定複娶。又怕後娘虧待了兩個孩子,所以挑了很久才決定娶諸夫人。每當有人不解問他介紹了那麼多漂亮的姑娘給他,他正眼都不看一眼,為何偏偏要去娶個醜姑娘。諸思遠每每笑言:“古時諸葛亮可以娶相貌醜陋的才女黃月英,我為何又娶不得?而且一個人美麗與否在於她的心,而不是臉,縱然她相貌遭毀,但是她知書達禮,為人孝順,心地善良等等這些優點又有幾個姑娘能比得上,我希望我的孩兒有個好的娘來教育他們,也希望他們長大了可以像他們的娘一樣優秀。”
諸思遠並沒有虧待諸夫人,明媒正娶,該有的禮數都沒有少。而且婚後兩人相敬如賓,夫妻恩愛,生活非常美滿。
不過令人吃驚而又羨慕的是,諸夫人並沒有傳說中的難看,燒傷的地方在額頭,經過一番打扮後便用厚厚的劉海將傷痕遮住了,隻是因為當時她和很多大家閨秀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大家都主觀臆斷,卻很少有人親自查證,當然也不方便查證,畢竟諸夫人甚守禮數,很少出門走動。
當時沒有人這麼打扮,她也從來沒有嚐試過。直到成親後,諸思遠找了很多人來為夫人打扮才又了後來的裝束。諸思遠花了很多銀兩也費了不少功夫並不是因為妻子難看,而是因為他不想看著妻子每日自卑的生活,希望她能向正常人一樣大大方方地和自己出門。後來前來拜訪的客人發現諸思遠的夫人並沒有傳聞中的那般醜陋,而是個絕色美人,各個都頗為震驚。看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句話一點都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