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關係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問題黨的執政能力,就是黨運用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采取科學的領導製度和領導方式,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有效治黨治國治軍,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領。能否有效地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關係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關鍵問題。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既是黨自身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對黨所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產生決定性影響。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征途中,我們黨能否勝利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祖國完全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曆史任務,能否最終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關鍵就在於我們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我們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兩大變化,表明我們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黨所肩負的曆史任務、黨的自身狀況,都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這些重大變化,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在新形勢下所麵臨的挑戰和考驗。20世紀90年代初期,作為共產黨長期執政的蘇東國家,一時間共產黨紛紛垮台,丟掉政權,喪失了執政地位。這其中固然有西方反共勢力的滲透、顛覆,但根本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這是當代世界的新變化對共產黨執政能力的考驗。一個執政黨,如果缺乏理論創新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就必然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如果缺乏科學判斷形勢和駕馭全局的能力,就必然在各種挑戰和危機麵前處於被動,無法應對市場經濟和國際環境帶來的複雜局麵,喪失推動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主動權;如果喪失凝聚人心、拒腐防變的能力,就必然貪汙腐敗盛行,形成既得利益集團,最終被人民群眾所拋棄。麵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機遇、新挑戰,必須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水平,這是保證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曆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使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問題。
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根本問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中華兒女的百年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使命。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途中,能否成功地應對各種挑戰,把握住難得的曆史機遇,根本問題是能否有效地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我們要科學判斷和全麵把握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妥善處理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種複雜和不確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國發展的主動權,必須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我們要科學判斷和全麵把握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這個社會主要矛盾,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須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我們要科學判斷和全麵把握我們黨所處的曆史方位和肩負的曆史使命,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黨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執政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緊密聯係治國理政的實踐,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