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人都不明白為什麼何青雲遲遲沒有動靜時,何青雲已經挑選好了一首篇幅較長的古詩。
不再耽擱,何青雲提起毛筆盡情地揮灑起來。這一刻的何青雲就好像全身鍍了一層金光,看起來格外的耀眼,眾人情不自禁地跟著他的筆畫走,希望能夠第一時間看到何青雲能夠寫出怎樣驚心動魄的詩篇。
虞青川一開始對自己還挺有信心的,身旁的何青雲一直沒有動靜,他雖然驚訝,但還是滿意地看著自己謄寫出來的詩作,覺得這次比試,自己獲勝的把握肯定很大。
誰知道,剛自得沒一會,何青雲就氣定神閑地拿起毛筆揮灑起來。看著何青雲行雲流水般的揮筆姿勢,沒一會,整個詩作便一氣嗬成。
何青雲拿著毛筆仔細看了一下白紙上的黑字,覺得依舊十分帥氣。滿意地點點頭,輕鬆地放下毛筆。
由此,兩個人均完成了自己的創作。一旁的工作人員及時收錄二人的考卷,一份掛在高台讓眾人觀看,一份分別遞送到雙方書院候考廳。
首先掛起的是虞青川的大作“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冬鬥雪開。豔寒宜雨露,香冷隔塵埃。堪把依鬆竹,良塗一處栽。”
這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語言淺顯易懂,眾人一看不由得點頭讚好。李子峰看著虞青川的詩作,總覺得十分熟悉,與張學友對視一眼,便了解這是虞青川之前的作品。
難怪考場上虞青川如此淡定,速度更是極快。不過這不能算是作弊,隻要詩作是他自己的作品,任何人沒有理由說三道四。
白院長打開何青雲的考卷,入眼的依舊是龍飛鳳舞地俊逸字體,讓人頓生好感。仔細一看內容,發現這個詩作篇幅不小。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寫出如此篇幅的詩作,從這點上來看,虞青川就弱上了三分。
有了心裏準備,白院長以一種欣賞的心情仔細朗讀起何青雲的作品。
“梅將雪共春,彩豔不相因。逐吹能爭密,排枝巧妒新。誰令香滿座?獨使淨無塵。芳意饒呈瑞,寒光助照人。玲瓏開已遍,點綴坐來頻。那是俱疑似,須知兩逼真。熒煌初亂眼,浩蕩忽迷神。未許瓊華比,從將玉樹親。先期迎獻歲,更伴占茲辰。願得長輝映,輕微敢自珍。”白院長讀完後,帶著滿臉的感歎道:“何青雲實在是太讓人驚訝了,短短時間能夠寫出如此篇幅的佳作,真是文采超絕啊!”
這下子,眾人都鴉雀無聲,沒有像之前一樣,對何青雲讚不絕口。這次,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驚豔。他們真的想爆粗口了。何青雲特麼的還是人嗎?
其實比起文筆,兩篇詩作都差不多,何青雲勝就勝在選了個大長篇。不管你作詩水平如何,在別人眼裏,你寫的詩長,你就有本事。
吳子恒看著何青雲的詩,久久說不出話來。剛剛看著何青雲一直不動筆,他還暗自著急來的,哪想到現在何青雲就給他來了這麼大的一個震撼。實在是太牛了,他以前怎麼不知道何青雲的作詩水平如此之高啊!
相反,馮文淵就很淡定,他深信何青雲一定能勝出,之前的耽擱肯定是在醞釀著一個大驚喜。果然,這種篇幅的佳作,不是一般人能夠寫出來的,自己的這個好友真真是奇人了!
王守道再一次自豪自己的看人眼光,何青雲實在是太出色了。他有生之年能夠教導這樣的學生,實在是不虛此生了。
何青雲看著眾人都如此激動,知道自己的選擇十分正確。此次比賽,他已功成身退,完美謝幕。要是他知道眾人心裏的想法,他肯定會騷包地笑道:“不要迷戀哥,哥隻是個傳說!”
今天的比試,勝負已分。不僅如此,整個比賽,文清書院以前兩場的優異表現獲勝,最後剩下的繪畫比賽已經毫無意義。
不過,讀書人都講究風雅,過於追求勝負實在有損於一貫的形象。故,剩下的比賽繼續,畢竟當初是打著學術交流的名頭組織比賽的。
一如昨日,眾人皆回去就餐與歇息。虞青川找著機會對著何青雲笑道:“青雲兄的才華實在讓人心驚,在下佩服得五體投地。之前一直以為自己在詩作上有著過人的天賦,沒有到也隻是個井底之蛙了。”
看著虞青川的苦笑,何青雲十分過意不去道:“青川兄千萬不要因此而失落,你的詩作水平,大家有目共睹的。說實話,這兩次比試的題目,我以前都做過,都是挑選最好的參與比試。這可比不得青川兄的當場創作,實在是讓我佩服不已。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成為一代大詩人,你的詩作也會流傳千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