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臨本以為,隻要這次立下軍功,他就能護得靈兒不再受半點委屈和欺負。在回郾城的路上,他腦中浮現的始終都是跟靈兒、跟齊顏和孩子的團聚。孰料想現實竟會如此的殘忍,他所有的念想都被狠狠的斬斷,再無丁點期許。

曾經的顧長臨,因著顧芳瑤是五皇子正妃,而不得不避而遠之,盡可能的不跟其發生衝突。但是現下,顧長臨什麼也顧不上,徑自將陳紫雲一幹人犯下的罪責全都上稟聖聽,誓要為最親最愛的家人討回公道。

在顧長臨和衛清墨回來之前,顧侯府隨意敷衍的將齊顏和顧芳靈的死定為了意外。他們這樣說了,外人也就這樣信了。但是顧長臨一回來就掀起了驚濤駭浪,鬧得眾所周知。至此,眾人才真正開始重視顧侯府接連發生的命案。

顧芳瑤本是無所謂的。憑借她和衛清墨的交情,還能怕了區區一個顧長臨?在衛清墨的心中,她可是最大的救命恩人,是需得千倍萬倍奉還的恩情。

然而顧芳瑤的得意沒能持續過半日,就被突如其來的聖旨給粉碎了。衛清墨親諭,責令五皇子妃必須全力配合調查,不準許有半點的推搪和抗拒。否則,必當嚴辦。

嚴辦?開什麼玩笑?衛清墨居然要嚴辦她?就因著顧芳靈的死?不對,這其中還摻雜了一個齊顏。

聽聞齊顏是個醫術高明的大夫?可那又怎樣?齊顏是顧長臨的夫人,又不是衛清墨的心上人。衛清墨怎會為了隨隨便便一個陌生女子,如此對待她這個大恩人?

這其中定有隱情。如此想著,顧芳瑤第一反應就是麵見聖上。她要當麵跟衛清墨問個究竟,看看到底發生了何事。

隻可惜,顧芳瑤再也沒能見到衛清墨。連她自己都沒能想通,到底發生了何種變故。為何隻是去打了一場戰,衛清墨就再也不理睬她了?

也是到這個時候,顧芳瑤才慢慢有了危機感,想到了同衛清墨一並出征的顧長臨。

不過,也說不通啊!顧長臨當年並未去過鄴城,不可能知曉顧芳靈和衛清墨之間的糾葛,更加不可能清楚她從中做的手腳。

若非如此,她之前又怎麼可能放心讓顧長臨隨行出征?天知道她當時想的,就是顧長臨最好就不要再回來了,她等著聽聞顧長臨死在戰場上的噩耗。屆時她定會拍手稱快,拉著她娘回陳家一起慶祝。

然而,顧芳瑤不知道的是,有關她的事情,顧長臨確實從未上過心,對她跟衛清墨的瓜葛也不感興趣。但是顧長臨對顧芳靈的在意遠遠超過她的想象。隻要話題牽扯到了顧芳靈,誰又能一直保證不出破綻?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顧芳瑤編織了好幾年的密網,最終還是被劃開了長長的大口子,再也沒能兜住她的榮華和富貴。

有了衛清墨的示意,很多鮮為人知的事情很快就揭露了出來。其中就包括顧侯府侯夫人在玄元二十五年就秘密派人暗殺過顧芳靈的很辣,更有五皇子妃居然幫著其母和舅舅家謀殺小侯爺夫人和顧芳靈此般駭人聽聞的秘辛。

原來顧芳靈當初的那些惡名都是陳紫雲和顧芳瑤故意散播開來的啊!原來顧芳靈當初會被宰相府退親,全是陳紫雲和顧芳瑤一手推動的啊!原來顧芳靈嫁給探花郎後一直在受苛刻的對待,而且還是陳紫雲和顧芳瑤授意的?

更恐怖的是,原來顧長臨找上陳家去把顧芳靈接回來,是知曉了真相,甚至還斷了陳君寶的生子路?而陳家為了報複顧長臨,故意趁著其征戰沙場之際,毒害了齊顏母子,也一並除去了顧芳靈?

都說侯門深宅黑暗多,但是如此天翻地覆的反轉實在讓所有人咋舌。他們可是都聽聞過顧芳靈的那些謠言,也都當麵抑或背地裏議論過,甚至給顧芳靈過難堪的。

再回過頭想想他們平日裏對陳紫雲和顧芳瑤的追捧和讚美,不少人心裏都嘔出了血,隻覺得萬般的打臉。早知道實情是這樣,他們就不助紂為虐,無形間當幫凶了。

顧長臨出手快狠準,乃至顧芳瑤和陳紫雲都慌了神,竟是差點招架不住。尤其是衛清墨陡然轉變的態度,使得顧芳瑤和陳紫雲毫無扭轉局勢的能力。

一朝登上天,一朝墜落深淵,顧芳瑤和陳紫雲深深的體會到了。

玄清十年,獨自站在顧芳靈的墓碑前,衛清墨麵色冷凝,眼神如炬。

真正站在巔峰,方知曉何為高處不勝寒。衛清墨向來記得清楚自己的責任,也從不曾推卸。然而眼前的顧芳靈,總歸還是成為了他心底最深處無法磨滅的痕跡。

若非認錯人,報錯恩,顧芳靈不會早早就逝去。如若他能早點認出她來,顧芳靈就不會白白受了那麼多的苦和罪。此時此刻,站在顧芳靈的麵前,衛清墨以一國之君的承諾發誓,若有來生,他必當找到她,以還她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