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貫徹執行工會十五大的方針政策
中國工會十五大是在我們國家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曆史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全國億萬職工和廣大工會幹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這次大會的勝利召開,對於各級工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努力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工會工作的根本方針
工會十五大報告強調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全力推進工會改革建設。黨的十七大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能夠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全國人民的發展熱情和創造力,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是新世紀新階段全國全黨繼續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是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根本指導方針,也是工會工作的根本指針。當前,擺在中國工會麵前的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工會發展道路,使工會工作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和新的實踐要求,開創新的局麵。
工會工作的行動綱領
工會十五大報告明確了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工會工作的目標任務,是中國工會在新的曆史階段的行動綱領。黨的十七大根據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內形勢的新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的新發展和廣大群眾的新期待,對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對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了全麵部署。
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要求工會工作乘勢而上,工會十五大報告深刻分析了工會工作麵臨的機遇和挑戰,明確提出了今後五年工會工作的目標任務。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振奮精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充分發揮工會組織職工、引導職工、服務職工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作用,在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中創建新業績,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作出新努力,在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中發展新麵貌,在實現共建共享和諧社會中邁出新步伐,在加強自身改革建設中實現新突破,團結億萬職工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2.領會工會十五大的思想實質
工會十五大報告全文15萬多字,分為過去5年工會工作的回顧總結、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理論闡述以及今後5年工會工作的目標任務三個部分。三個部分環環相扣、依次遞進、緊密結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理論深度及實踐特征。
過去五年工會工作回顧總結
報告的第一部分是對過去5年工會工作的回顧總結。這一部分首先明確指出,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始終堅持依靠主力軍、建設主力軍、發展主力軍,對工會擴大覆蓋麵,增強凝聚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幫扶困難職工,抵禦敵對勢力西化、分化,加強工會對外交流交往等多方麵的工作作出了一係列的重要指示,為中國工會事業的蓬勃開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創造了良好條件。接著簡要論述了工人階級的巨大貢獻。指出,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工人階級始終走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最前列,勤奮工作、銳意創新,顧全大局,勇於奉獻,自覺肩負起曆史賦予的光榮使命,充分展示蓬勃向上的創造力量,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中充分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然後對5年來工會工作的巨大成就作出概括,指出中國工會十四大以來,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工作者牢牢把握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當代中國工會的主題,全麵貫徹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的一係列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堅持“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樹立和落實“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的工會維權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理論創新帶動體製創新和工作創新,著力解決麵臨的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職工權益,推動企業發展,促進勞動關係的和諧和社會政治的穩定,各項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工會事業得到了全麵發展。對此,報告從七個方麵進行了回顧總結。即:各級工會團結動員廣大職工進一步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作出了新貢獻;工會組建工作實現曆史性突破,鞏固了黨的階級基礎,擴大了黨的群眾基礎,工會作為黨密切聯係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加顯著;樹立和落實中國工會維權觀,促進了企業勞動關係的和諧與社會政治的穩定;參與立法和政策製定取得突出進展,推動了維護職工權益法律體係的初步形成;幫扶工作成效顯著,困難職工幫扶體係基本實現了經常化、製度化、社會化,在黨和政府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工會對外交往開創新局麵,擴大了中國工會的國際影響;工會理論創新成果顯著,推動了工會體製創新和各項工作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