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偶遇(1 / 2)

我今年26歲,在我23歲之前,我一直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說白了就是不相信這世界上有什麼鬼神之類的。一切向錢看,沒有任何的敬畏。

想想最近這三年所發生的事,對我影響最多的就是讓我接受了自己的無知。明白了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當我遇到不理解的東西我不再隨意評論。

人們都說無知者無畏,然而在我看來無知者不僅無畏而且無恥.

就像是把頭埋進沙子裏的鴕鳥,被謊言和表象遮住的雙眼,怎麼能看到這個世界最本質也最殘酷的真相。

你掌控看得見的東西,而看不見的東西掌控了你。

我一直在猶豫,該不該把這些經曆記錄下來,畢竟,我所經曆的也未必就是真相。

然而我還是寫了下來,不是為了揭露什麼——我已經失去了三個月的記憶,我知道有些事情本來就不應該暴露在陽光下。

但是相比之下,更不應該被遺忘。

為了避免惹上什麼不必要的麻煩,我把裏麵涉及到的人名跟地名都模糊化處理。我當成個故事來說,大家當成個故事來看。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真真假假,無非就是這樣罷了,不需要太過糾結。

我十九歲離開老家跑到蘇州混生活。進過電子廠,做過銷售,四五年時間始終沒有攢下什麼錢來,所謂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我開始明白大家一直說的,給人家打工是永遠也發不了財的。

後來我一咬牙打定了注意,打算在蘇州開家古董店。那幾天我天天往吳中區的教堂跑,因為我之前認識的一個老板好這個,今天給教堂捐點錢,明天給教堂修個樓什麼的。

要是能把這個大主顧搞定,我的貨源就不愁了,而且這人是圈裏麵有名的收藏家,隨便給我介紹幾個客人,我就能躺著賺錢了。有時候想想也挺無奈的,人家動動嘴的事,換了你可能求神拜佛都辦不成。

所以那幾天我天天跟在大主顧屁股後麵,鞍前馬後給教堂做義工什麼的。

這裏插句題外話,我高中所在的城市離蘇州有十萬八千裏遠,所以那天當我在教堂裏看到孫楊的時候,我先是愣了一下,感到非常的意外,緊接著他下意識的喊出了孫楊的名字。

孫楊是我高二時候的同班同學。他屬於那種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乖學生類型的,跟我活潑好動的性格完全不搭。我之所以還記得他是因為當時我從理科班轉到文科班,孫楊是班裏麵僅有的四個男生之一,僅此而已。

當時我喊孫楊的名字隻是遇到熟人之後本能的反應,本來也隻打算跟孫楊打個招呼,寒暄兩句而已,誰知到孫楊的反應十分的出乎我的意料。

孫楊先是呆愣愣的看了我一眼,然後突然衝過來抱著我嚎啕大哭起來。被一個一米八幾的大男人當眾抱著大哭,這無疑是讓人很難為情的。然而我根本來不及感到不好意思,因為這時候我才發現,孫楊很不對勁!

他的身體在發抖,細看的話會發現他的臉上有一種夾雜著恐懼,悲傷,絕望的無助感,似乎他整個人都在被某種痛苦折磨著,而且時間不會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