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一章 血流成河(2 / 3)

在宗教狂熱的激勵下,他們不顧生死,視死如歸,要是遇到別的軍隊的話,說不定真拿他們沒有辦法。隻是,他們運氣不好,他們遇到的是唐軍。

唐軍,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善戰的軍隊之一,他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士氣高昂,戰鬥經驗豐富,戰術靈活,他們的指揮官指揮藝術高超,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巔峰!

這樣的軍隊,不出動則已,一旦出動,他們的目標就隻有一個:勝利!

不管敵人有多麼英勇頑強,他們還是要贏得勝利!

唐軍根本就不為大食軍隊的死戰而有絲毫動搖,按照自己的節奏向前推進。揮著彎刀,不要命似的大食軍隊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他們衝上來一批倒下一批。大食軍隊真的是夠英勇的,前麵的倒下了,後麵的呐喊著“安拉”又衝了上來。

哥舒翰看在眼裏,不住搖頭:“這是無謂的抵抗,徒增傷亡罷了!叫他們投降,饒他們不死。”

陳晚榮放下望遠鏡,搖頭道:“哥舒兄,這招恐怕不靈!”

“不管靈不靈,總得試試!”哥舒翰有些煩躁的道:“他們還真不怕死,再這樣打下去,有什麼意思呢?這和農夫割稻草有什麼區別?”

仗打到這種程度,再打下去已經毫無意義可言了,陳晚榮也盼望他們投降,結束戰鬥。沒得說,陳晚榮對他們的勇敢精神確實佩服,不敢再增加無意義的傷亡,也就不再說話。

命令一傳下,唐軍暫緩進攻,數千大嗓門的唐軍用大食話喊道:“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回答唐軍的卻是“謝謝你們的好意!我們是安拉的仆人,要為安拉盡忠!殺!”這是在古太白的授意下,大食軍隊齊聲吼出來的。

古太白作為一名出色的軍人,他知道他所作的已經盡到了軍人的職責,再打下去,確實沒有任何意義,因而,他對唐軍的用意還是感激,才說聲“謝謝”。

不過,古太白又是一名穆斯林,還是很忠誠的信徒,他得盡忠,為信仰的安拉盡忠,血不流幹,誓不休戰!

哥舒翰歎口氣,右手一揮,唐軍又開始進攻了。經過一通搏殺,唐軍把數萬大食軍隊壓縮在極小的範圍內,他們是人挨人,肩碰肩,在這樣的情況下,兵力展不開,根本不能廝殺,成了任人宰割的對象。

打到現在,不僅哥舒翰他們這些將領對大食軍隊佩服,就是唐軍兵士也是欽佩無已,一個勁的想“這是我們大唐遇到的最強勁的對手!吐蕃人,突厥人,都沒有他們善戰!”

根本不需要哥舒翰的命令,唐軍自動停下來,開始勸降:“放下武器,饒你們不死!”

“安拉!安拉!”大食兵士高舉手中的大馬士革刀,眼睛泛紅,狂熱的呐喊起來,根本沒有一點投降的打算。

哥舒翰焦躁不安起來,不住踱來踱去,猛的把頭盔砸在地上,喝道:“傳令:他們不願降,就全部殲滅,不留一個活口!”命令一下達,額頭上的汗水就滲出來了,忙用右手抹拭。

不是哥舒翰心軟,哥舒翰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心硬如鐵,不要說幾萬人,就是要殺幾十萬人他也不會皺下眉頭,隻是,這些大食兵士實在是讓人欽佩。哥舒翰一百二十個願意他們投降,可是,他們不願降,隻能殲滅了。

陳晚榮也是歎口氣,在哥舒翰肩頭拍拍道:“哥舒兄,我比你幸運,我是監軍,不必下達這樣犯罪似的命令!傳令:集中所有火炮,密集轟炸!”

“謝謝!”哥舒翰在陳晚榮肩頭輕拍一下,再也沒有說話。

陳晚榮也明白他的意思,這種命令和犯罪沒有什麼區別。說不定哥舒翰會負疚一輩子,陳晚榮命令火炮轟炸,那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他的負疚感。

戰場上的事情,讓人難以說清楚。有時,你不想打了,可是,還不得不下達屠殺命令!

命令傳下,炮兵把所有的火炮集中起來,照著人群裏傾泄炮彈。一輪排炮過後,大食軍隊裏必然出現一大片空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上的殘肢斷臂越來越多,鮮血來不及浸入土裏,彙成一道道小溪,注入壕溝裏,積成一泓泓血湖。

在這種情下,用火炮來轟炸是唐軍最好的選擇。說實在的,真要命令唐軍上前砍殺的話,盡管他們殺人無數,也不見得能執行這道命令,因為,他們實在是不願做無謂的殺戮。隻是列陣以待,擔任警戒。

其實,唐軍的警戒是多餘的,大食軍隊沒有人作出突圍的努力。他們站得直直的,高舉著大馬士革彎刀,不住頌念《古蘭經》,一臉的莊嚴聖潔。

在轟鳴的火炮聲中,唯有頌念的聲音與之相和,交織成一首非常特別的戰地之歌!

望著這奇怪的一幕,眾人不住搖頭,哥舒翰一臉的迷茫:“他們信仰穆斯林,用得著把命都搭上麼?”

這話正是眾將所想,不住默默點頭。

“這是宗教狂熱!”陳晚榮歎息著解釋,心裏想“在現代社會,穆斯林以‘聖戰’為名,製造‘人體炸彈’,大搞恐怖襲擊,那也是宗教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