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變蛟、楊鐵牛年齡雖,官階也隻是的百戶,但兩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在第一次平定張大奎的叛亂中,兩人殺敵均在三十以上,是四衛營中最為知名的兩大“殺神”。
在這二十多位功臣中,除了範景文、李邦華兩位文臣外,武將們一輩子隻怕也就少數幾人有機會走進皇極殿。
是以他們即使在事前已經經過內廷宦官的教導,並排練了數十次,但當他們走入金碧輝煌的皇極殿時,仍然不免緊張得如同提線木偶一般,一舉一動都僵硬之極。
無怪乎他們如此緊張,對他們來,走入皇極殿朝見子接受封賞,就相當於我們後世的勞動模範走入人民大會堂獲得大領導的接見和頒獎,換誰都一樣緊張啊!
好在軍人向來以服從命令為第一職,功臣們把入宮覲見子的禮儀當成軍事任務來完成,雖然動作難看了些,但也未出差池,中規中矩地完成了覲見子之禮。
朝堂上還剩下的武勳們看著這二十多名功臣,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崇禎一意孤行非要將那些慘遭叛軍牽連的姻親武勳清掃一空,是為了給這批新貴讓路啊!
大明國祚經過兩百五十載,舊有的武勳集團大多腐朽墮落,賴以安身立命的打仗本領早已忘了個精光。
反倒是欺行霸市,奸淫擄掠、縱奴行凶,兼並土地這些惡習無師自通,玩的越來越溜。
時至今日,武勳集團外不能抵禦建奴,內不能鎮壓叛亂,反而跟藩王宗室、官僚士紳一般,成為不斷挖掘大明牆角的禍害。
趁著京營發生的兩次叛亂,朱由檢不將他們清掃幹淨,難道還留著他們過年不成!
立於武勳集團最前列的英國公張維賢看著這批年輕的功臣新貴,臉色頗為複雜。
雖然張之極帶頭叛亂的罪過最終被他大義滅親並以平叛第一頭功的功績抵消了去,但英國公府還是失卻了京營掌兵之權。
而且張之極一係被黜落,張維賢還需從張家旁係中擇一子弟充當英國公世子,以繼承英國公爵位,這對張維賢的打擊頗為重大。
總之,經過京營接連的兩次叛亂後,英國公府權勢急墜,再也不複大明武勳第一世家的威風了。
和武勳集團一樣,文官集團看著這批朝氣蓬勃的功臣新貴,同樣顯得憂心忡忡。
倘若這批功臣新貴在京營中立住腳跟,那麼崇禎在京城這一塊,那可真是大權獨攬了,對滿朝文武可以毫無顧忌地生殺予奪,再也沒有人可以製衡崇禎,把皇權鎖進籠子裏。
文臣們對於皇權獨大向來抱以最大的警惕之心,建國之初朱元璋肆意斬殺的文臣的噩夢還揮之不去,他們當然不想看到崇禎大權獨掌的局麵。
雖然如今還屹立於朝堂之上的文臣大多出自帝黨、閹黨,看似是跟崇禎同穿一條褲子的,但他們身為文臣,然立場便是控製皇權,崇禎權勢越盛,他們麵上的憂色就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