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責無旁貸(1 / 2)

聽到崇禎所下的決斷,無論是內閣大臣還是軍機處大臣全都被嚇的霍然站起,異口同聲阻止道:“陛下不可,萬萬不可!”

朱由檢斷然說道:“諸位愛卿不必多說,朕意已決!”

因為有土木堡之變的慘痛教訓,對於大明皇帝的禦駕親征,官員們曆來都是抱著反對態度的。

黃立極急道:“陛下一身所係,乃天下社稷之安危,倘若有所損傷那天下便是板蕩不安、四分五裂的局麵,是以,就算是為了天下蒼生計,陛下也不該拿自己的安危去冒險啊!”

孫承宗亦道:“請陛下三思,當下雖內有秦王作亂,外有蒙古寇邊,但陝西有洪承疇,大同鎮有四萬邊軍,局勢並沒有到崩壞的程度,況且朝廷尚可調遣宣府、薊州兩鎮將士抽調支援大同,陛下實無必要甘冒奇險禦駕親征。”

範景文附和道:“陛下,按照奏報,林丹汗此次出兵十萬人,看似龐大無極,但大同有堅城可守,即使險情危急,也可抽調宣府、薊州兩鎮將士,至不濟調遣數萬京營支援,兵力擴充到十萬毫無問題,必叫那林丹汗無功而返!是以,臣絕不同意陛下禦駕親征的想法,陛下這個念頭萬萬不可有,以天下蒼生為重啊!”

聽了群臣的勸諫理由,如果朱由檢不是穿越者的話,肯定會順勢答應下來的,畢竟朱由檢身為天子,乃萬金之軀,避免任何危險也是天子的職責所在。

但是朱由檢不能啊!

史冊記載,林丹汗於崇禎元年六月大舉入侵大同,殺死明朝軍民數萬人,擄走了數萬女眷孩童,甚至大同城也差點被攻占下來。

而這一世,林丹汗因為和秦王的戰略同盟關係,出兵規模遠超曆史上的那一次,如果崇禎不加於阻撓,那麼後果絕對不是殺死軍民幾萬人,擄走數萬女眷孩童,差點攻破大同城這麼簡單了,而是攻破大同城,殺死軍民十數萬,甚至直接威脅京畿重地的安全。

不僅如此,史冊還記載,同年七月份,貪得無厭的遼西將門集團發動寧遠兵變,逼迫巡撫都禦史畢自肅自殺,直到朝廷答應加遼餉以及有袁崇煥主政遼西才平複動亂。

如此之多的內憂外患,朱由檢敢百分百肯定,以皇太極的雄才偉略,絕對不會錯過對大明落井下石的機會,一個不慎,大明王朝便有全麵崩盤的危險。

朱由檢沉靜的聽完了所有人的勸諫言辭,方才出聲說道:“諸位卿家所言,不是沒有道理,但朕卻有不得不禦駕親征的理由。

秦王造反,朕根本沒有放在心上,說句自大的話,有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坐鎮陝西,秦王翻不了天。

林丹汗十萬鐵騎入侵大同,朕也不未太過憂慮,畢竟大同位於九鎮中心,即使大同有險,其他邊鎮援軍也能很快趕來增援。

朕唯一可慮者,還是在東北虎視眈眈的建奴啊,以皇太極的老奸巨猾,大明生亂他不可能不抓住機會南下入侵的。

一旦建奴南下,大明便是三麵受敵的局麵,朕隻問一句,誰還有這個能力力挽狂瀾,挽救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