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盧象升將叛軍主將王開元挑落馬下,取其首級,天雄軍就此奠定勝局,秦王叛軍幾乎未做任何抵抗,要麼望風而降,要麼望風而逃。
一個時辰後,盧象升凱旋歸來,受到了所有渭南百姓的夾道歡迎,畢竟秦王叛軍一路燒殺搶掠而來,不少渭南百姓都逃進城中,秦王叛軍所造下的孽,已經人盡皆知。
在三萬秦王叛軍前來攻打渭南城的時候,整個渭南城上至縣令楚南生下至黎民百姓,對天雄軍幾乎不抱任何希望,皆以為渭南陷落在即,所有人都做好了投降乃至被秦王叛軍洗劫的準備。
可他們卻萬萬沒想到,幸福竟來得如此突然,天雄軍僅僅以三千之眾,便大破三萬秦王叛軍,在渭南百姓的眼皮底下,生生上演了名垂千古的戰爭奇跡。
縣衙內,當楚南生看到盧象升的時候,再無之前的冷漠和怨憎,臉上露出一副驚喜和佩服之色。
原本楚南生身為文人,對武將從來都是嗤之以鼻的,即使是曆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猛將,如項羽、李存孝、關羽、常遇春等,楚南生都認為那是曆史學家的誇張言辭,一個人再強大,又怎麼敵得過千軍萬馬?
可當他親眼目睹盧象升一路開無雙,槍下沒有任何一合之敵,這才明白曆史上的猛將,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
是以一見到盧象升,楚南生的姿態擺得非常低,如果不是文武有別,他幾乎都要給盧象升跪下了。
楚南生滿臉欽佩的道:“盧大人啊盧大人,你可真是神了,即使是項羽複生,開平王【常遇春】當前,也不過如此吧!”
盧象升雖然在出戰之前豪氣萬丈,一副不把所有人放在眼裏的模樣,可得勝之後,他反倒表現的非常謙虛,麵對楚南生的吹捧,盧象升擺擺手,笑道:“楚縣令過譽了,是王開元太過廢物而已,本官隻是瞎貓遇到了死耗子。”
盧象升的謙遜倒是讓眾官員對他好感大升,所有人都爭相讚歎著盧象升的神勇無敵。
過了好一會兒等大家平複了內心的驚喜,隻聽得盧象升對楚南生道:“楚縣令,此番不但陣斬了包括王開元在內的五千叛軍,更招降了叛軍一萬兩千人。
還請楚縣令安排人手好好審問,若是對渭南百姓有過重大惡行的,可直接斬首示眾,告慰受害的渭南百姓。
若是罪行不大的,還請交給本官甄別使用,畢竟天雄軍隻有四千兵馬,秦王叛軍仍有七萬之眾,想要徹底擊敗秦王叛軍,這萬二降兵還用得著。”
此次天雄軍以寡敵眾大獲全勝,盧象升總算是試探出秦王叛軍的真正實力了,雖然秦王短時間內席卷了大半個關中平原,但麾下兵卒隻不過是前幾天才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而已,戰力渣的一比。
盧象升認為,既然三千天雄軍就足以大破三萬秦王叛軍,那麼天雄軍若有七千人,大破七萬秦王叛軍並非不可能。
當然了,短時間內天雄軍想要擴充到七千人並不現實,但若將一萬二降兵作為輔兵使用,在打順風仗的時候對敵人發起全軍衝鋒以壯聲勢,還是有很大用處的。
楚南生等人聞言皆是一愣,心想你盧象升也未免太膽大包天了吧,以三千破三萬還不夠,居然還想再接再厲,擊敗秦王剩餘的七萬叛軍?
不過轉念一想,倘若盧象升當真憑一己之力平定秦王之亂,那麼不僅是盧象升和天雄軍獲得天大的功勳,就算是他們這些隻會搖旗呐喊的文官,也能獲得巨大的功勞啊!
遙想漢初劉邦大封文武群臣,為劉邦攻城略地的武將隻得到了區區功狗的評價,為劉邦軍隊輸送糧草兵丁的蕭何反倒被劉邦評為第一功臣。
雖然楚南生自忖和蕭何沒得比,但他做的事情是和蕭何一樣一樣的,都是為軍隊輸送糧草和兵丁嘛,功勞也是大大的呀!
想到這裏,楚南生便不再質疑盧象升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畢竟在他看來,既然盧象升三千兵馬就能大破三萬秦王叛軍,那麼盧象升手下有一萬多人,戰勝七萬秦王叛軍豈不是理所當然嗎?
是以楚南生拱手拜道:“下官敢不從命!”
……